北美新闻

抢购疯 行家吁加拿大民众理智买房

【大纪元2014年04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周行多伦多报导)加拿大安省房地产理事会(RECO)最新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房市上的抢购风影响了半数安省购房者的情绪,他们抢购房子时,情绪压倒了理智。

由Angus Reid Forum在2月27日至3月3日对505名随机挑选的安省业主的调查显示,51%的受访者承认,他们购房时受到情绪影响,对于18岁至34岁的人,这比例跳升至64%。

安省房地产理事会注册总监Joe Richer说:“尽管安省人对购房相当理智,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的买家,被疯狂的房市冲刷后,作出使他们后悔的情绪化决定。”

这次对业主的调查,是安省房地产理事会在全省范围内做公众教育的一部分。调查发现,15%的业主为保证买到住房,还价高出卖家开价,买房开支超出预算;对于18岁至34岁的业主,这比例跃升至25%。

*多伦多抢购更激烈 压力更大

按蒙特利尔银行3月初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34%的加拿大人愿意在买房子时加入争购行列,其中多伦多以44%排第一。

多伦多获奖地产经纪莫基宁对《大纪元》说,他的团队3人曾在同一天参加了4个房子的抢购。抢购已成了卖家的一种销售策略,开价比较低,吸引买家来抢购,能保证在1至2周内出手,买家不能附带条件,还可以卖到好价钱。“现在大家都有这个心理准备,特别是在华人热点地区,抢购非常流行。”

他说,尤其是华人喜欢的好学区房子,独立屋抢购特别厉害。买家的心理是:这个抢不到,下一个不一定有这么好,而且价格可能更高。

多伦多资深地产经纪刘世傅对《大纪元》说,抢购房子的过程中,买卖双方都会有压力。有些买家为买到房子,一直加价,取消条件。抢购成功后可能会发现,银行的房贷借不到,需要想其他办法。

他说,买家能否加价当时要决定,没有时间去向银行确认贷款。如果你保留贷款需要确认的条件,而出价比你低的买家没有这条件,你可能就失去了这次机会。有些人几次失利后,压力可能使他们失去理智。

刘世傅说,即使是卖方市场,卖家也有压力。他曾代理过的一个卖家,当时收到10个还价,筛选出3个,其中最高价的那个有附加条件,另外2个无条件。业主选择了那个出价最高的买家,结果这买家借不到足够的钱,交易作废。只好去找那个第二高价的买家,但人家已经买了另一栋房子。最后是出第三高价的买家买到了这房子。

当然,他说,有些抢购会有第二轮还价。业主看过所有还价后,要求修改。然后在修改过的还价中挑选买家。有些买家没能及时将银行本票存入地产公司,也是一个风险。因为有些买家睡一觉起床后可能会想:“昨天抢的太高了”。他们就可能反悔。所以有些业主要求买家,来抢购时带上银行本票;有些经纪也会建议买家这样做,能给卖家更多保证。

*男性比女性更易情绪化

该调查发现,在购房过程中,女性看起来比男性更理智。73%的女性会问地产行家要建议,男性只有63%;37%的男性会依靠个人的研究及感觉做决定,女性则只有27%的人会这样做。

在还价习惯上,67%的男性的还价会低于开价,以便与买家讨价还价,女性则只有54%会这样做;36%的女性的还价会等于开价,男性则只有27%会这样做。

========================

业内人士:买卖双方勿让情绪压倒理智

【大纪元记者周行多伦多报导】在多伦多购房,如果对地段有特别要求的话,你可能要参加抢购。卖家常会有意标低开价鼓励抢购,这不会构成犯法。行家呼吁,买家需要理智行事。

安省房地产理事会(RECO)传媒经理James Geuzebroek对《大纪元》说,毫无疑问,多伦多的房市现在很热。买卖双方不应该让情绪主导,应该去细想他们的决定。

至于抢购过程中是否有不合法的行为,Geuzebroek说,争购过程中,卖家代理须要分享的信息,包括还价的数量、是否有买家是卖家代理的客户、是否卖家代理与卖家有佣金协议使其代理的买家更有利。只有卖家代理与卖家有权看到还价的细节。

他说,卖家不需要挑选还价最高的买家,因为还有订金额度、交割日及其他因素。买家应该预先做好计划,包括他们能承受的最高价。如果真的遇到抢购,就按计划行动。“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让情绪或竞争心理使还价超过个人的限度。”

多伦多资深地产经纪刘世傅称,抢购中常遇到的问题,是卖家要求买家放弃条件。还价不带条件的最大风险,其一是可能房子有漏水等问题,需要维修;其二是在银行借不到钱,需要去私营机构贷款,利率会比较高。“如果买不下来,除了损失订金外,卖家还可能追讨另外的损失。”

他说,如果买房用来自住,对地段也有要求,那就没办法,需要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的抢购;如果价格确实超过个人的经济能力,可以考虑买便宜一些的房型,比如镇屋等。如果是投资者,就要小心做决定,房子成交价高了,不一定合算。通常抢购房子的成交价,会比开价高12%至15%,但未必高于市价这么多,这取决于开价的高低。

消费者遇到不公时,可以向安省房地产理事会投诉。理事会表示,他们目前无计划去调查这些抢购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但就在全省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希望减少购房中的情愫因素。

(责任编辑:滕冬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