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高铁转辙器异常 揪病因大挑战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5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汪淑芬台北12日电)高铁通车至今转辙器异常已60次,连外籍顾问都不解在国外稳定的零件,到台湾却出事,高铁局成立诊断小组,挑战高难度任务。

交通部高速铁路工程局统计,高铁自民国96年1月通车,到今年4月,设备异常事件占77件,其中转辙器异常高达60件。

转辙器是控制道岔的设备,道岔主要是协助列车顺利转换轨道。

台湾高铁这几年对转辙器异常事件处理愈来愈有心得,但因无法找出异常真正原因,营运上增加不稳定的风险,至今已有5次造成全线或部分区间营运中断,引起旅客抱怨,也影响商誉。

高铁至今载运旅客人数已破2亿人次,高铁实现台湾西部走廊一日生活圈,对许多民众来说,生活上已不能没有高铁,高铁只要一出问题,影响的人数常常是数千或数万。

台湾高铁也多次请原厂外籍专家,协助解决问题,让外籍顾问颇感困扰的是,零件在台湾发生的问题,在国外都没见过。

台湾高铁曾会同原厂并请专业机构,针对转辙器异常做分析,去年底利用首次转辙器大修,将曾出问题的微动开关改换新的型式,但更换完后还是发生了4次微动开关异常事件。

交通部长叶匡时今天在立法院答询时,提到台湾高铁采用德国的高速道岔,但站与站的距离较短,转辙器及道岔使用频率较高,可能是造成转辙器异常偏高的主因。

高铁局代理局长胡湘麟说,当初招标时,要求高铁列车最小班距是3分钟,且台北到高雄直达车行车时间是90分钟。台湾高铁为达到标准,只有采用能让列车密集发车,又能高速通过的设计。

有立法委员建议更换道岔,台湾高铁董事长范志强直言,高铁至少要停驶1年,不可行。

高铁局1月邀请专家成立诊断小组,就高铁安全性、稳定性、可靠度及应变做整体检视,报告近日将出炉。

胡湘麟坦言,要找到转辙器异常真正原因,挑战很大,但在无法确定原因前,仍可试着从各种改善的做法,例如控制电子设备的温度、湿度,增加安装前的测试次数,缩短零件的使用期等,努力减少异常次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