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心苑】专栏 孩子网游瘾 父母如何应对?

人气 6
标签: ,

【大纪元2015年07月01日讯】暑假开始以来,有些父母为孩子上网或玩电子游戏上瘾(简称网游瘾)发愁而前来咨询;有些父母视电子游戏为“电子鸦片”或“电子海洛因”,痛心疾首。因此,本周栏目和朋友们先来谈谈“网游瘾”。原计划的本周专栏题目“常见情绪困扰之二 — 抑郁”将延后探讨。

网游瘾症状包括:渴求(念念不忘“网事”);失控(总嫌网游时间不够,无法停止);戒断反应(被迫停止会烦躁不安)。其结果是,很多孩子学习质量下降,兴趣减少,面对父母质问掩盖事实。

青少年网游瘾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有心理学家利用脑成像揭示网游瘾患者的大脑同赌瘾或毒瘾患者的大脑类似 ( 大脑额叶和顶叶都有功能性萎缩)。还有学者认为网游瘾患者常缺乏社交能力,利用游戏躲在虚拟世界中回避现实。

着重研究孩子的性格因素和冲动控制的研究人员认为,有些孩子的性格倾向易于成瘾,但外界刺激是次要的,换言之,网络和电子游戏本身并无害,关键在于通过心理咨询,积极引导孩子,加强自我认识,不断完善个性,学会合理宣泄和培养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美国中学生的必读教材《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愤怒与焦虑。其实,孩子的叛逆属于正常状态。

有些父母也会沉溺于“网瘾”,因此浪费了陪同孩子成长的时间。有的举家在电脑X射线和低频电磁声辐射中,坐姿僵化,腰酸颈直,头胀眼干。

硬性禁止孩子玩电子游戏并非解决之道。为人父母者也应省察自己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孩子叛逆的问题,不断完善培养孩子的方式。比如,孩子上了中学后,父母应尝试双向沟通,启发孩子思考,多引导而少教导。急躁的父母,尤应自我提醒,保持冷静, 注意说话语气。父母若能深入理解自己的童年经历,解开原生家庭纠结,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工作价值,将有助于减少孩子的心灵创伤,培养温馨长久的亲子关系。

对于程度较轻的网游瘾,可通过以下措施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调适:科学安排时间,磋商控制网游行为,协议每天操作累积时间和关机时间,培养其它兴趣(例如,大自然,体育运动,琴棋书画)转移替代网游。

程度较重的网游瘾常需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成瘾程度较重者往往受制于下意识的状态,明知后果却仍不能自制。专业人员可针对成瘾者的痴迷程度和成瘾原因,制定治疗措施。首先摆脱网游瘾的困扰,然后探索科学安排时间,进而建立有序的生活规律。

“情商”(EQ)作者Daniel Siegel 总结的“健康心灵拼盘”(Healthy Mind Platter)有助于青少年塑造正在发展成熟关键阶段大脑。如果您想帮助孩子具体实施“健康心灵拼盘”,让他们暑假每天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专注时间、休闲时间、与父母交流时间以及内省时间,探究自我人生。欢迎电邮联系李艳华( Yanhua Li, LCPC),yanhua4640619@gmail.com。

责任编辑:夏实

相关新闻
看心理〝医生〞  还是不看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师:夫妻间必学的坦白秘密技巧
心理咨询网站站主:神韵音乐令人宁静
心理咨询师:神韵的歌能解开你的心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