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勿轻易说“仇华”

张致远

人气 12

【大纪元2015年07月11日讯】

中国小留学案的效应持续发酵,7月2日《洛杉矶时报》在头条报导了罗兰冈中国小留学生凌虐同学案,而在《洛杉矶时报》网站上,关于这篇文章引发许多网民评论,在对事情感到惊讶和震惊的同时,也不乏有情绪的发泄,再加上月子中心案的叠加效应,有中文媒体竟以标题《洛时报导陆生凌虐案 激发网民仇华》刊文。

洛时报导同时指出,加州高中2014年约有15,000名外国学生,而中国学生就占到9,000人,其中绝大多数就读于私立中学。其实给当地带来不菲的消费和税收。而越来越多的公立高中也乐于招收外国学生,一方面可以弥补州政府投入的不足,一方面又可以打造校园的多元文化的交流。

对于小留学生的凌虐案,其手段确实让人觉得残忍,相信很多人看了之后都会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有的评论呼吁不要情绪化,因为任何情绪化的表达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华人发言,说那些人“不代表自己”;也有网民建议,应立法规定小留必须要有父母一方陪伴,以避免产生心理问题;其中有华人网民留言说;“有些人羡慕我们,因为他们认为我们都是富有的,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也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请公平的评判我们。”但很多主流民众可能不了解这一点,仍然愤愤不平的说这些外国学生占用了纳税人的资源。

中国人有句话叫“就事论事”,就是说一件事情发生,就限于在这件事情的本身讨论,反对将其无限扩大,甚至贴上各类标签,这样就会丧失理性探讨的基础,而发展成各类情绪的宣泄。但人们在生活中容易任意对各类复杂的社会问题予以简化,无论是个人还是媒体,无论是能力不逮,还是逼人眼球,概莫如是。因为大众总是喜欢简单明了的观念,它易于记忆、便于传播,摆脱了复杂的思辨过程,成为口号式的观念。而一旦这种口号式的观念在人群中形成固定的和偏执的观念,当其发展到极端时,一个很小的事件就能把这些累积的负面能量释放出来,在释放过程中怀着同样心理的人群,不管他们的地位、阶层、教育背景等,都被这个共同的心理占据,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时,理性的思考会被狂热取代,任何理性的因素都会被情感冲垮。负面心理累积的开始当然来自个人经验,但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某种观念甚至与个人经验无关了。这种经验可以从种族、文化、习俗、地域等方面开始,都有可能成为社会各类问题的标签。

具体到这个案件,不同的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为出发点,一定会有不同观点的反应,这里面会有理性的,也必然会有情绪的流露,甚至有极端的观点,但最好不要把那些观点贴上什么标签,因为一旦这种标签被更多人认同,人们就会自然的用标签进行简单的站队划线。这样就可能会使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被忽视或排斥,使得激烈的情绪大有市场,所以要给人“扣帽子”一定要慎之又慎。

在极权社会中,标签、口号、标语成为控制人们简单而又有效的手段。在这里,人们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思考,只需要被告诉什么是要赞同的、什么是要反对的,人们的表达就是“坚决支持”或“坚决反对”的鲜明态度,所以就会出现类似“一小撮敌对势力”、“反华势力”、“反革命暴乱”、“X教”之类的口号。

而在言论自由的美国,思想的自由表达、自由交流相信会使任何“标签”都要接受各方面的检验,而自由的环境也是人们有能力去分辨。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自由是一切最高品德的基础,而且因为他们把自由视为一切最大福利的源泉。”也正因为有自由,人们才有能力和空间向孔子所说的那样:“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只有这样,各类的标签才会无用武之地了。

责任编辑:孟灵雨

相关新闻
大批中国小留学生涌澳 比例超6成
全程陪伴小留学生 走好人生转折点(一)
全程陪伴小留学生  走好人生转折点(二)
为堵众口央视再耍手段 律师称柴宝文无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