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公公并”救大学?台学者:教育品质才是重点

人气: 342
【字号】    

【大纪元2016年03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庄丽存台北报导)为因应少子化冲击大学招生问题,教育部推出公立大学“公公并”,但却引起许多反弹声浪。高教工会认为,教育部鼓励并校仅是减少大学数量,若不增加资源仍无法改善教育品质,与其“公公并”不如落实高教公共化,进行“公私并”。教育部回应,公校经费由政府挹注、人员由教育部督导,私校则财源自治、教师不具公务员资格,要整并有结构性困难,教育部将审慎评估。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李彦仪表示,为提升我国国立大学竞争力,同时于少子女化环境下,提升高教资源整合效益。推动国立大学合并,虽为教育部历年高教重要政策之一,但国立大学合并若涉及不同学校体系合并者,针对合并后对技职体系之未来发展、冲击影响、高职学生之升学管道等面向,教育部将审慎评估。

高教工会秘书长:公公并仅大学数变少

现任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高教工会秘书长陈政亮认为,教育部推公立大学公公并没有太大意义。“真正要改变的是高教品质”,公立大学公公并并不会改变少子化问题,只是大学数目变少,学校品质不会跟着改变,尽量朝向“公私并”方向整并,因为会让原本教育资源少的学校,获得比较多资源,公立学校合并资源本来就一样,“核心是教育品质与教育资源要投入”。

陈政亮表示,“教育品质”才是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是投入资源,提高教育品质,如果只是减少“大学数目”,资源也没有增加,那数量变少又有何用?

高教会质疑教部缺乏高教愿景

高教会也质疑教育部在缺乏高等教育愿景的关照下,推动“公公并”这个政策,其实与以前一样,只是为了“国际排行”的虚伪意义而已。用大学合并后加总起来的论文发表数目来冲国际排名当做是政绩,这种政策未免太廉价。

高教工会指出,现在应进行高教公共化改革,让公立大学涵盖的学生数量往上提升。“公公并”政策就好像一个人生病不看医生、不吃药,却跑去买漂亮衣服。教育部现在的做法正是如此,不增加资源、提高教育品质,也说不出什么高教愿景,仅是在追求漂亮的表面数字。

针对教育品质提升,教育部高教司长李彦仪强调,教育部始终严格把关私校招生情况,并给予退场方案。另外,之所以鼓励公公并是因为目前国内许多公校规模太小,如台南艺术大学仅2千人,“合并后规模扩大和国外大学竞争时,才会有竞争力和能见度,所以教育部乐见其成,也会积极鼓励”。

另外,外界传出台科大和政大传出合并意愿。对此,台科大校长廖庆荣回应,合并是政大主动提出,要不要合并,目前只在评估阶段。不只是政大,仍有其他学校在谈合并。台科大不论大学排名和产学表现都很不错,但规模较小,如和政大合并可以互补,争取教育部的计划很有机会。

少子化问题让大学生减少,教育部推出整并退场的高教创新转型方案。英、法、德、日、中国大陆等国家,近年来都积极推动大学整并,降低成本、提高办学绩效,教育部预计未来7年内还要推动8至12所公立大学合并。

官员:学校整并时要和师生充分沟通

李彦仪提到,台湾不能自外于这股趋势。立法院之前已三读通过修改《大学法》,赋予教育部主导公立大学整并的权限。教育部积极鼓励“公公并”,承诺并校后经费、教师员额及招生量不减,并额外补助。未来校区盘点后,希望让学校弹性处理运用,但也希望学校在推动整并时,要和师生充分沟通。

李彦仪也说,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公立大学合并案中,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与高雄海洋科技大学两校完成校务会议表决,成功机会比较乐观;其他尚有清华大学并新竹教育大学、成功大学并台南艺术大学、台东大学并台东专科学校、交通大学并阳明大学、台湾大学并台北教育大学等案进行中。◇

责任编辑:芸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