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建筑:天价鱼都是监管养大的

人气 328
标签:

【大纪元2016年04月22日讯】国人出门旅游主要是受惊吓,指不定就碰上天价的啥,新闻屡屡曝光,黑店兀自倡狂,症结究竟在哪?

案例又来了,昨日,“天价鱼”再现江湖,这次是桂林,坐稳了,哈尔滨的天价鱼一斤398,桂林版的是一斤1500——真是漓江后浪推前浪,前辈拍死在松花江上。

价格升级了,但套路还是熟悉的套路——18日晚王女士和几个朋友在市区游玩后,被计程车司机推荐到一家“江边美食”的餐馆,店员推荐了一种鱼,顾客还没说要,也不知道价格,店员就把鱼捞出来摔死了,然后才说:3斤3两,总价5.000元!……不一会天价的侉炖就端上了桌,一行人没敢动筷子,直接报了警。(桂林晚报)

双方各执一词,店家说他是先报的价,客人说他是先杀的鱼,两方必有一方在说谎,然而警方到场之后没断案,直接开始和稀泥,所谓“调解”一番后,王女士一行支付1,500元脱身……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看这结果就有问题,不怕黑店黑,就怕六扇门为黑店站队。

什么鱼敢卖这么贵?——店家说这是娃娃鱼,一斤1,500,野生的不成?国宝也敢随便吃?——后来说这是养殖的,记者到附近菜市场一询价,每斤不过150,进门直接翻十倍,你这是五星级酒店,还是米其林三星?

定价的问题警察管不了,记者把情况反映到市物价局,想来逢年过节贵局就严查菜市场稳定物价,这明显有悖于行情行规的价格,物价局该管吧?——很好,物价局没有和稀泥,干脆俐落地回答说:“只要有人买,怎么定价格是餐馆的事”……天哪,物价局不管物价,原来都跟城管一样,只会拾掇小贩呐……最后,物价局只答应调查有没有“明码标价”。

天价鱼就是这么养大的,监管部门要么睁眼闭眼,要么推诿敷衍,与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后当地监管部门的第一反应如出一辙,显然他们都不是消费者的娘家人,反倒像黑店的大股东。

公众可能不擅长摆弄法律用语,但是都有生活经验,就凭这直翻十倍的天价、计程车引荐的套路、这一幕幕似曾相识的手法,这家要不是宰客专门店恐怕很难。

翻开万能的大众点评网,居然有这家店,避开慕名而去的观光团往前翻,15年以来100%均为负面评价,主题词就是“贵”和“黑”,还不约而同都是被计程车司机给带去底……总书记刚刚教导我们说:“领导干部要多上网”,这网上差评如潮,骗局一幕接一幕,警方和物价局难道看不出问题?还假模假式地和稀泥、打官腔?——这么用心的包庇要收不着保护费,那可真亏大了。

从青岛、哈尔滨、到桂林,天价的载体各有特色,老板的手段也各有千秋,然而当地监管部门的应对却惊人的如出一辙:首先报警后,警察一律和稀泥,三个案例的消费者都不得不接受“调解”付款后才得以脱身,而黑店当场一律安然无恙。

其次投诉到物价部门后,都同样遭遇了推诿敷衍,要么“过节不上班”,要么“自主定价没法管”……如果消费者认栽偃旗息鼓,事情必定烂尾在这一步。

还是发微博比报警管用,事件曝光闹大后,当地有关部门都齐刷刷的被打脸,黑店很快被查出一大堆显而易见的违法违规,很快开出巨额罚单乃至直接倒闭……早干嘛去了?

桂林天价鱼一定也会经历同样的反转,这不,微博刚上了热评榜,桂林方面马上亡羊补牢,涉事餐馆被直接查封,当局迅速组织起物价、工商、食药监、公安、林业、畜牧水产等相关部门成立的联合调查组(中新网)……好庞大好吓人的阵容,杀鸡焉用牛刀,早干嘛去了?

天价鱼都是监管养大的,黑店如果露头就打,就不可能从15年嚣张到16年,无论当地有关部门是无意的纵容,还是有意的包庇,他们才是黑店持续倡狂最为关键的一环。消费者误入黑店后大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报警或者投诉物价局,如果相关部门能够第一时间负起自己的责任,就绝不会闹出这么多反转剧。

--转自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大陆超市购物小票需盖红印章 揭秘背后原因
黑龙江省长两会舌战央视记者
川人:中共祸害神州何时休?
日本学生游上海遇天价茶水 一口水要48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