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微创皮肤切片 独创揪罕病发病时程

人气: 5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6年07月20日讯】台大团队致力研究并建立神经退化检查系统,其中“微创皮肤切片”可用来诊断末梢神经病变,取代侵袭性传统神经切片,且结合基因检测还发现罕病“类淀粉神经病变”的发病进程。

科技部今天举行“诊断神经退化疾病的新进展,类淀粉神经病变之基因诊断与皮肤神经病理切片”记者会。

台大医院神经科、台大医学院解剖学暨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教授谢松苍报告指出,团队建立的“微创皮肤切片”,已是国际医学界所认同诊断小纤维神经病变的标准方法,只需小区域局部麻醉,伤口仅 0.3公分直径,过程只要花费15分钟且不影响行动,伤口约两周即可复原。

团队成员医师赵启超将“微创皮肤切片”技术结合基因检测,发现“类淀粉神经病变”的患者皮肤汗腺神经支配密度明显减少,且神经数目越低者的发病进展越快。

谢松苍举例说,有一名中年男性病患数年内分别被诊断有肠躁症、腕隧道症候群、腰椎神经压迫及姿势性低血压。若依每种症状单独看是患有许多疾病,若一人同时出现这么多病状时则需整合思考病因,后来才由神经科医师诊断为“类淀粉神经病变”。

“类淀粉神经病变”为自体显性遗传的罕见疾病。他表示,类淀粉若沉积在神经上面就会造成退化,病状有神经萎缩、肌肉无力及行动障碍等,且伴随神经痛,病患发病在2.5至8年时间会因行动障碍而需坐轮椅或卧床。

谢松苍认为,台湾病人因转运蛋白基因突变,有其特殊基因突变点,属晚发型,多在50岁后发病,和国外患者的突变点不同;且若父母任一方有罹病,其小孩遗传疾病概率约有1/2,虽然为罕见疾病,但评断其盛行率可能集中在“某一族群”。

由于过去缺乏客观及量化检查来评估疾病进程,谢松苍表示,透过“微创皮肤切片”进行特殊染色,即可观察表皮神经和汗腺神经密度,反应神经退化程度与速度,让诊断有量化标准,还可依其比例来预测发病时程,以及研究如何延长病患可行动的时间。(转自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