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冬至大过年 回归传统庆团圆

冬至寓意新年伊始 重祭天祭祖

【大纪元2017年12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梁珍香港报导)今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日子──冬至。古语云:“冬至大过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俗称“做冬”。香港人重视冬至,虽非公众假期,但打工仔多数可提早放工,和家人热闹“做冬”,新界围村也有吃盆菜宴的传统。现代人为求便利,有的改到餐厅酒楼“做冬”,但不少市民都说,“做冬”最爱在家吃团圆饭,找回一家人温馨、重视孝道的感觉。

为何“冬至大过年”?可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朝,周公以“土圭法”测得“日影”最长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即为冬至。从周朝起就有祭祀的传统。汉朝始定为节日“冬节”,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后汉书》中便有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冬至过节,源于汉朝,盛于唐宋,沿古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十分重视冬至。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香港民俗专家周树佳解释,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冬至,因为这天日最短、夜最长、天最黑,“代表万象更新,面向光明循环的开始”。过节最重要是一家人食晚饭,也是晚辈向长辈表达敬意的时刻,新界围村人仍多保留拜神过节的传统。

重视做冬 鸡贵一成销量佳

鸡档老板玲姐说,冬至是大节日,很多人来买鸡拜神,并提早几日下订单。(余钢/大纪元

香港人相当重视冬至,菜式也特别丰富。活鸡更是过节必不可少的主菜。不少家庭主妇为准备“做冬”的团圆饭,甚至提早一天到街市买活鸡,准备食材。

明星爱去的九龙城街市,其中一家鸡档老板玲姐一早到晚忙个不停。她指,冬至是大节日,很多人来买鸡拜神。不少熟客甚至提早几日下订单。“新鲜鸡好味,有气氛,很多人买,就算贵一些都不怕。”

渔农自然护理署数据显示,有逾12,600只本地活鸡应市,平均批发价30港元一斤,与去年同一时候相比价格低一成半。玲姐说,今年鸡价正常,过节照例加价一成多,比如嘉美鸡原本一斤75元,冬至涨至85元,但多数市民买鸡不问价,甚至喜买大只的,如三四斤重最受欢迎。

市民黎小姐打算打边炉“过冬”,花了200多元买鸡,买了三斤肥牛等,预计整体花费约1,000多元。她指鸡价虽然较平日贵了一些,但始终冬至是中国人的重要传统节日,不会计较。她担心冬至街市太多人,故提前一天买鸡“冷藏”,做美味鸡煲。至于为何选择在家煮,她就称不喜外出“同人迫”,自己煮较开心。

市民黎小姐打算打边炉“过冬”,她指鸡价虽较平日贵了点,但冬至是重要传统节日,不会计较。(余钢/大纪元)

保人情味 一齐搓汤圆食饭

一家有30年历史的海鲜档负责人称,今年海鲜基本没有加价,香港经济向好,不少贵客花钱都很爽手。贵价海鲜如澳洲龙虾、鲍鱼等,已提早订购一空。

水果档主阿扁、阿芳姐妹称,冬至也带旺水果生意,市民尤其喜欢买柚、柑,既可拜神,又取其谐音“金”,有好兆头。

阿扁怀念以往家里过冬至的日子,父母是潮州人,很重视冬至,“食物丰富到不得了”,团圆饭一定少不了“鲈鱼”,而且提前一天已预备好,先拜神再吃。父母、兄弟姊妹还在一起搓糯米汤圆,用蕃薯同煮,既美味又温情。

她称,现代人冬至不似以前讲究,做冬食材也简化了,甚至改到餐厅“做冬”,但她希望保持传统习俗。“窝心亲切一些,不是为了那餐饭,而是大家在一起过节的感觉。如果淡忘这些中国传统节气,就慢慢失去根,而且没有值得回味的回忆,没有人情味,对父母也不尊敬了。”

市民喜欢买柚、柑,既可拜神,又取其谐音“金”,有好兆头。(余钢/大纪元)
冬至食汤圆,取其团团圆圆的意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大纪元资料图片)

生意好 4000元套餐最抢手

市民除了在家“过冬”外,近年也喜欢到餐厅酒楼过节。在全港有多家分店的某餐饮集团董事长何志强称,冬至酒席已全部爆满,订位至少要提前一到两周,才可订到。他们也推出冬至菜单,包括鲍参翅肚、鱼、鸡等传统食品,约4,000元一围,反应不俗。

今年冬至后即迎来圣诞。何志强称,相对来说,圣诞生意与平日差不多少,反观冬至最火爆,尤其是中餐,“中国人始终重视传统,冬至热闹些”。对于“做冬”餐厅生意大旺,他相信因香港地方挤迫,加上不同的家人团聚,都喜欢到酒楼,“方便一些”。而且多数是订大台,“有的一晚吃两轮,有的提早几周已开始过冬”。

餐饮联会主席黄家和表示,今年餐饮、酒楼生意较去年增加一成多,相信和市民消费意欲提升,以及经济向好有关。今年冬至、圣诞假期相近,亦带旺市民出街消费。不过,他称,不少市民冬至日也乐意在家亲自下厨,“一方面酒楼不容易订台,另一方面在家里也亲切些”。

市民朱小姐六兄弟姐妹订了一席10人,昨晚在长沙湾一酒楼过冬,全场爆满。她指,因为有的家庭成员没有空,故提前一天和家人过冬,正日则选择小家庭自己过。她称,香港家庭一向重视过冬,不想工人煮,“外面吃方便一些”。但她还是喜欢在家“过冬”,尤其怀念以前父母在的日子,在家吃团圆饭,“很温馨,而且一定有汤圆吃”。

做冬当然要有汤圆。这家在荃湾的老字号昨大排长龙,都是来买汤圆、云吞和水饺。(吴雪儿/大纪元)

寓意团圆 汤圆店外见人流

冬至除了是气候上寒暑交替,及农务、农耕的转捩点外,更是人体在养生上阴阳气血很重要的转变点。因为冬至为整个阴、阳气转变最重要的时间点,在这一天当中所做的努力,隔年皆可收其效,也就是说,如果冬至的调养是正确的,将有助于未来一年内的身体调养成效。

因此,中国各省因地域、气候、体质的不同,冬至当日的应节食品也不尽相同。如南方的广东人吃汤圆,取其团团圆圆的意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还有腊味糯米饭寓意温暖。

本报记者昨日到访多家汤圆专卖店,生意皆大旺。如九龙城一家老字号甜品店,昨卖出超过100盒手工麻蓉汤圆,荃湾街市街一家专卖云吞、水饺和汤圆的老字号,昨天更是大排长龙,不少人都是专程前往买汤圆。

中医:冬至进补 勿过度饮食

中医师邓力文称,冬至进补虽重要,但也要看人的体质。比如热性体质易燥、喉咙痛,不适合吃太多补品。

近日天寒,他建议吃当归生姜羊肉煲,温阳行气,对一些虚寒性,容易手冻、肚痛的人较适合。生冷东西要少吃,以免伤害人体阳气。另外,冬天气候干燥,少吃煎炸食物、咖啡等,因容易刺激肠胃,伤害人体津液。

对于冬至等大时大节,不少人容易饮食过度,或大鱼大肉,令肠胃不适。邓医生称,如打边炉等要少吃,一方面热气,另一方面可能吃太多。他建议打边炉,先吃菜、豆腐等,再吃肉类,可免不适。另建议煲山楂谷芽茶,可有消滞功效。

占星家:冬至将遇数百年罕见天象

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有占星家预测说,这一天遭逢300多年来首次见到的特殊天象,会成为今年中最可怕的一天,必须格外留意。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导,英国占星家暨作家史宾赛(Neil Spencer)表示,有别于往年的冬至,今年的冬至会遭逢自1664年来首次出现的天象,亦即在土星进入魔羯座之后几个小时,太阳也会同样进入魔羯座,致使太阳和土星排成一列,这种现象会带来非常不好的结果。

史宾赛说,就个人星象而言,土星进入魔羯座是非常有用的格局,预示个人身体强健,但就整体而言,它并不是什么好的兆头。

他建议,在冬至这一天要小心谨慎,因为你在当天做的任何事情会比平常困难,而在当天展开新的事项会带来长期影响,所以他不建议这么做。◇#

责任编辑: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