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书话

读史笔记(五)

清初萧云从《女娲》。(选自《离骚图》,刊印于顺治二年)(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神话即历史

在印象中,以前看史书,讨论中华民族的历史,大约最早也就是从“三皇五帝”开始,对应的史观,当然是将人作为宇宙中“孤立”或“独立”的存在,来“单独”考察。

在大纪元的【中国历史正述】系列中,我第一次看到,讨论历史,是从“传说”和“神话”中的“开天辟地”开始。细细想来,这也不奇怪,因为此篇“创世纪”之前的“导论”中,作者已经明确表示,本系列的史观是“神传文化史观”,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看待历史。

如果将“天”与“人”视为一体,那么“开天辟地”,当然才是历史的开始。

“创世纪”的首篇,也探讨了神话的来源,指出神话其实就是人类在有文字之前的记载和传承历史的方式。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

记得第一次在《转法轮》这本书中看到“物质和精神是一性的”这个说法时,就觉得无比震撼。哲学界争论了多少年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问题,到了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先生这里,这么容易就解决了。他不但震撼性地提出了“物质和精神是一性的”,还用短短的几句话,就举重若轻讲清了为什么物质和精神是一性的,让人一下子觉得:对呀,是这样呀!很在理呀!以前为什么没从这个角度想过呢?

如果“物质和精神是一性的”,那么从理论上讲,神话、人的大脑中知道的很多事情,包括人所“发明”的东西,都可能不是人凭空“想”出来的,它们一定对应着宇宙空间的物质存在。只是有时候,这些物质存在于与人所生存的空间不同的宇宙范围,是人肉眼不可见的地方(想想可见光在光谱中才占了多么少的一点点比例!),人就会觉得它们是“凭空”想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神话”,我们应该更加严肃地对待,因为它们很可能就是远古时期留下来的真实历史。

与此同时,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看待世界,正如《【中国历史正述】创世记之二:开天辟地》所说,人这个个体的小生命,与“我们所在的这个巨大无边的宇宙,会不会是一个巨大神明的身体,而我们的世界都在他的体内存在?我们的地球和太阳系、银河系等会不会只是他巨大身体的一个粒子,如同构成人体的一个分子或原子一样?”

只有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看世界、看宇宙,我们才不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也才能够在巨大无极的宇宙与神明面前,怀有敬畏与谦卑。

造人的传说与人真正生命的来源

上帝用泥土造人,女娲用泥土造人,这是我们已经多次听过的“故事”。但大纪元这篇《【中国历史正述】创世记之三:造人的传说》非常详细地列举了至少十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类似“传说”,并提出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世界上所有的人种与民族几乎都流传着自己的造人传说。远古人类交通不便,各大陆都被海洋、沙漠等相隔,无法相通,文化隔绝、无法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流传于世界各地的造人传说内涵却都惊人地相似。人类的想像是随机的,其重合相似的几率非常小,但在全球所有民族和语言区域中,关于造人传说的内涵都是如此相似,如出自同一个模板,若非真实的历史,又是谁在冥冥中作了这统一安排?”

的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可说是人类千古以来第一“天问”。人生于世间,完全不去思考这些问题的可能很少。就算是完全不相信灵魂和天国的人,大约至少也或多或少想过“死”或死后去处的问题。

记得第一次在《转法轮》中看到作者以不容质疑的口气谈到人真正生命的来源时,真是一下子就被牢牢抓住了,除了一次次被震撼外,剩下的,就是全盘接受和信服了。真理的力量一下就穿透、洗净了我,并让我脱胎换骨,似乎瞬间就已成为一个全新的生命。

成为全新的生命后,对许多问题的认知自然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再反过头来看“神话”、看造人的“传说”,看人真正生命的来源,也就有了全新的视野,不再迷茫或疑惑,一切都很清楚明白。@#

──转自作者博客

(点阅读史笔记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