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篇小说

小说:小红(1)

《小红》(远足文化出版 提供)

好不容易把王修远打发下山。大约也过了月余,道长竟能忍住,什么也没教人家。

多半是小红出于好心,随随便便传授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从修心健身到医案的整理,粗略地概括介绍,顺便讲解了节气对人体的影响。

而道长似乎故意忙碌了起来,经常大半天不见人影,也不交待上哪儿去了。做为晚辈,谁也不好盘问。这接待王家小老板的工作,还真是交给小红做主了。

等王修远实在耗不下去,自己收拾好走了,老人才恢复平时作息。

此时也开始板起脸,要求小红按照进度,每天有固定时间练习基本功法,并详细记录身心变化,以及微细的气脉碰撞,在脉动里观察穴位的精确位置,逐渐进入肉眼看脏腑的禅定状态。

道长表示,等小红的基底扎实后,才开始真正传道授业。小红胸无大志,只要跟着老人,做什么都好,根本不在乎。

正当小红犹豫着如何应付老人的正式要求,没等她开口,老人不由分说:

“佛、道、医,选一样,虽然最终你都得学。”

佛与道规矩太多,小红脱口而出:

“我选医,佛、道太难了,不学。”

说着这话,心里泛出似有若无的忧伤,不知为何,让小红十分地困惑。对于信仰的恐惧,竟似无遮掩,自己也莫名奇妙。

“好传承都是单传,我既收了你,就不会再教别人,你记着,担负了传承的责任,便不可挑挑拣拣,喜欢的一头栽进去,不喜欢便晾一边,这传承,你只能增加,却一丝一毫都不得减少,历代祖师爷的心血与经验,必须全记住,一样也不能少。将来,找到自己的传人,依序传下去。”

啊?那要是找不到传人呢?

“等!”

不是吧!再找个备胎的,我不靠谱啊!

小红忽然千斤重担地无法呼吸:

“您老人家再找一个吧!啊?万不能把这么好的传承断在我手上啊!我看那个王修远就巴望着做您的徒弟,您要不收下他吧?”

孙道长一甩手:

“闭嘴!回头去书房把案上的医案看完,没看完不许出来吃饭。”

屋里竹藤书桌上,早已备好几大摞线装书,新旧夹杂,似乎并没有按照年份摆放。

小红翻看了几下,却发现是内外科分类与区域性病例。字体也各自不同,却大都十分齐整娟秀,不似匆忙记录的潦草随笔。

原来古代医生们多半是家庭医师制。除非遇上重大事故,像样的家族都用代代相传的医生世家,医生们非常清楚地方上各家族病史,也就能防范于未然,若非遇上天灾人祸与流行病,几乎全是养生之道。

小红翻到养生用的酿造,眼睛发亮得加快了速度,正津津有味,猛地被拍了一下,听得道长陌生语气的大喝: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转头便忘,你学艺再这么偏食,我可要没收了当赏罚,管束你阅读的次序,你是希望自己来,还是样样都被约束着?”

天文、地理、药草甚至土壤、民风,样样都要学。

“师父!您老人家太看得起我了,随便一样,这辈子都读不完啊!”

孙道长转头微笑,没让小红看见:

“过两天,我让腊梅师兄给你开开窍,读起来就不费劲了。算你丫头运气好,这季节,他该来了。”

腊梅师兄?

道长说,万事万物皆相通,没道理偏废,否则诊断容易产生偏见与误差,方剂学再好也没用,差之毫厘便能出人命,一样也不能马虎。

听得小红打颤:

“我能不能只学不医啊?”

道长一笑:“你认为没有临床经验的知识算知识吗?你可知道书上写的脉象跟实际上摸到的手感,如何相契?南北风土喂养下的人,同样生着肝病,能用相同的药方子吗?你可想跟着我去瞧瞧?”

想到能游历四方,小红立马乖乖地闭嘴偷笑。

春、冬之际,季节交接期间变化大,忽晴忽雨,甚至太阳才闪烁,转眼便大雪纷飞,堆得一片白茫茫,只剩下点点繁星的腊梅,抖擞着艳黄。

道长让小红趁着天寒地冻采收腊梅,雪融后便不好了,香气尽失不堪用。

素心腊梅,恰恰是小红平时着装的唯一色调,小黄人在雪地里采腊梅,这画面,孙道长落笔长宣纸,晾在自己房里,等干透再拿去装裱。

“你打算糖渍还是盐沁?”

糖渍坏色,盐沁难调理,还真是两难。

那几本酿造专书被没收了,道长让小红自己尝试错误,着实把脑子都搅翻了。

“色不在,便失了魂,没有魂的花草,力道大减,弃之可惜用之气乏。”道长说。

尝试错误,也是一种快速记忆的过程,毕竟在自己脑子里打过转,怎么也忘不了。拿到道长特赦的酿造专书,简直如饥似渴,工序画面特别清晰。无论糖渍或盐沁,却原来都是经验累积的交替进行,互补不足,最难的是用过之后的“留香去盐糖味”,才不会坏了口感。

随便一道细节的闪失,很可能前功尽弃,从头来过。◇#(待续)

——节录自《小红》/远足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简介】

陈念萱

1958出生于台湾嘉义空军眷村,现任媒体专栏作家。

著有《恒河边》等三十余本书(含翻译)。

责任编辑:李昀

点阅【小说:小红】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