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奥克兰1/6学校缺教师 新西兰教师荒如何缓解?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9年01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温妮综合报导)新学年伊始,奥克兰几乎每6所学校中就有1所缺少教师。今年新西兰已经从海外招聘了225名教师,但据估算,全国仍缺少650名教师。

奥克兰缺教师学校高达15%

根据教育部《教育公报》(Education Gazette)近日发布的数字,奥克兰有87所学校缺少教师,空缺岗位高达134个。缺少教师的学校占奥克兰565所学校的15%。

校长联合会(Principals’ Federation)主席考米克(Whetu Cormick)表示,校长们在为新学年做准备时将面临巨大压力。由于师资短缺,一些学校将被迫扩大班级规模。

新西兰中学教师联合会(PPTA)主席博伊尔(Jack Boyle)表示,如果教师短缺问题得不到解决,班级规模达到60人也不是不可能。

据报导,去年出现了13年级学生和教师助理组织课堂的事件,高中教师讲授专业以外科目也很普遍。

海外招聘225名教师 短缺略有缓解

由于教育部已经从海外招聘了225名教师,其中151人进入奥克兰,因此奥克兰短缺局面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去年同期奥克兰共有108所学校在招聘教师,占当地学校总数的五分之一。

教育部副部长麦格雷戈-里德(Ellen MacGregor-Reid)表示,教育部招聘人员仍在努力填补全国250个职位空缺,其中奥克兰占149个。但据业界估计,去年新西兰缺少800多名教师,因此今年仍然缺少650名教师。

校长们表示,他们也在想办法弥补缺口,要求教师推迟退休时间,将教师调整到平时不教的科目,甚至雇佣未经培训的教师。

教学委员会(Teaching Council)的数据显示,去年新西兰有858名受过海外培训的教师在新西兰注册,创下自201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字。相比之下,去年新西兰培训的教师注册人数降至3166人,为同期最低水平。

从长远来看,教育部去年预测,小学教师短缺会减轻,但未来八年内,中学教师短缺会更加严重。

工会组织:教师短缺是一场危机

过去一年里,各学校和工会组织将教师短缺视为一场危机。教师短缺已经影响到教育质量,并给教师、管理人员和校长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和压力。工作量增加、班级规模加大、难以解决的行为问题及整体压力,导致教师心理健康、幸福感和工作-生活平衡水平下降。

新西兰教育协会(NZEI)和中学教师联合会(PPTA)联合调查发现,工作量增加和工作与生活缺乏平衡所造成的职业倦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离职。近50%的新教师在五年内离开了教师行业,打算重返教学岗位的教师不到10%。

这项调查与NZEI和澳洲天主教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年度健康调查结果一致。2016年和2017年的结果发现,学校领导倦怠率是普通人群的1.7倍;在专业支持较少的农村或偏远社区工作的教师,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校长和学校领导感受到的压力是普通人群的1.8倍,睡眠问题是普通人群的2.4倍。

工作、家庭冲突和长时间工作也是一个问题。2017年,学校领导出现抑郁症状的人数是普通人群的1.4倍,部分教师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37%的受访者在回答问题时显示出明显的沮丧情绪,这一比例高于2016年的20%。

行动党呼吁支付绩效工资

行动党呼吁通过绩效工资来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并表示现在是“为最优秀教师所具有的价值提供报酬”的时候了。

行动党党魁西摩(David Seymour)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将为学校提供9.75亿元的额外资金,以填补教师空缺。

他说:“优秀的教师帮助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不幸的是,由于工会合同,教师从业10年后拿到最高薪资,学校无法奖励成功的教师。对于最聪明的毕业生来说,教师不是一个可行的职业。”

西摩表示,行动党的“优秀教师补贴”(Good Teacher Grants)将使教师的平均工资提高2万元,并提升教师职业,以吸引最优秀的毕业生任教。

他计划的资金将来自削减“浪费性支出”,包括免费项目、地区发展基金(Provincial Growth Fund)和冬季能源补贴(Winter Energy Payments)。不过2017年大选前,两大政党都反对绩效工资的提议。

中学教师或举行罢工

中学教师联合会主席博伊尔周一在接受新西兰电视三台AM Show节目采访时表示,他们决定在2月份结束前就薪资和工作条件“真诚”地和政府谈判。如果教育部不做出让步,他们就会举行罢工。

他说:“目前政府的说法是‘没有更多钱,再等三年’,但为了孩子们的利益,我们需要超越这一阶段。”

如果罢工真的发生,最早可能会在3月份进行。

本周起新学年已陆续开始,教育部允许各学校在1月28日~2月7日之间择日开学。

责任编辑:徐亦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