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称美军正改变城市街巷战术

标签:

【大纪元10月22日讯】(中央社记者张声肇纽约二十二日专电)美国为了推翻海珊政权,正在加紧训练美军急速攻占伊拉克大都市的战术,演习的目标是强占或摧毁海珊的权力支柱,借此孤立城市并控制都会区。

纽约时报今天指出,美国军方采纳新的观点并撷取最近的历史教训,整理出一套和第二次大战以来大异其趣的街巷战术,避免使用强大的炮兵火力或原子弹。

过去,美军尽量避免进攻城市,非不得已,为了减少美军伤亡,则以强大火力将之摧毁。美国目前的“战略目标”只是更换海珊政权,将无辜百姓伤亡减至最低亦属必须,因此“战术”非变不可。

调整“攻城战”战术,不但可以避免美军在街巷战中的大量伤亡,也可避免久占别国的城市,引起当地人民的抵抗。

美军希望海珊很快就会失去“死忠派”的效忠,在众叛亲离下导致政权“内爆”。

为了增进攻占巴格达的效率,美国的情报单位正在努力收集最新地图和高传真卫星照片,同时向外国建设公司索取海珊王宫和军事建筑的蓝图。

攻城部队情报正确,协调紧密、移动迅速是这项新战术成功的要项,最好还要如国防部长伦斯斐所说的,要能够让伊拉克老百姓产生“信赖”感,让他们觉得美军是他们的“解放部队”。

时报说,即使攻城顺利,若百姓死伤过重,对布希政府而言仍将是“政治失败”–美国民意和世界舆论,尤其是中东地区的民意,都不会饶过布希。

新的战术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惨胜”的下场。其具体做法包括“多层面规划”,先挑好哪些政治和军事总部、水电供应枢纽、食物配给中心和广播电台是优先攻占目标,同时看清楚清真寺、外国使馆和红十字会的仓库,千万不能误炸。

攻占城市的方法有如中共的“超限战”,不但动用部队和武器弹药,同时也发动电子干扰,以便“同时控制物资、人员与资讯流动”,对目标城市产生“形体、心理两孤立效应”。

美军进入城市后,将立即透过广播和散发传单,解除伊军的心理防线,安定人心。这项工作,随后可透过伊拉克国营的电视和电台继续进行。

根据先锋部队指挥官尼可森中校(Lt.Col.JohnNicholson)的说法,此一战术的目的是“孤立城市”,然后“孤立城市里面的某些目标”,而不是“完全占领城市”。也就是说,“只摧毁某些标的物,控制其他标的物”,这样就可“控制整个城市”。

政治考虑是这项新战术的主要背景,他说,“如果你的目标是(将敌对政权)快速转型为战后友我政府,你就不能冲进城去,把人家夷为平地。”

根据历史记录,攻城部队的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在新战术指导下的美军演习显示,伤亡率可降到百分之十。

在某一军事基地进行“都会计划”(ProjectMetropolis)的陆战队研究小组发现,新战术比新科技重要。当然,结合新战术和新科技更重要。

例如,街巷战不再讲究“踢门闯进”技术,因为很可能就会踢到诡雷,而解决移动问题,可借用以色列军队的经验,在墙上炸洞穿过。

避开街巷移动是减少伤亡的好方法,因为根据第十山地师(10thMountainDivision)幕僚长卡斯伦(RobertCaslenJr.)的估计,百分之八十伤亡都是在“建筑物外和建筑物与建筑物间移动”时所造成。

“战术移动机器人”(TacticalMobileRobot)是一辆很小的遥控车,它就具备破洞穿墙然后迅速传回照片的功能。

可以穿透地面的雷达、能穿过墙壁的体热侦测器等新科技,可以找出躲在地下隧道或墙壁后头的敌人。

最新的光学技术也有助美军于入夜后发动城市攻击,因为此时敌军陷入一片黑暗,美军却看得一清二楚,而平民百姓大多躲在家里,街上不会人潮汹涌,以致被当作人肉盾牌。

两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孙子兵法就劝戒将领说,城市街巷战最容易让战士疲累和增加伤亡,也最难以取胜,实乃下下之策。

时隔两千五百年,华府五角大厦的策士们发现,孙子的说法实在没什么瑕疵可挑,只好根据最新局势与科技,修订一份新的攻城战术。

一位知悉这份新战术研拟过程的资深军官说,“如果我们真的一定要在巴格达激战,这就表示过程当中,我们已经把什么搞砸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部分美军飞行员遗骸在西藏被寻获
美军连续四天轰炸伊拉克军事据点做攻伊铺路
布莱尔:中美军力差距30年 助台美必胜
菲南发生爆炸案一名美军与一名菲人死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