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听证中国主办2008年奥运会与人权问题

--赞助或投标北京奥运工程的美国公司将面临挑战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1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亦平华府报导/美国国会及行政局中国委员会于11月18日(星期一)在德克森(Dirksen)参议员办公楼的215会议室举行圆桌会议。出席会议的三位特邀发言人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奥林匹克研究国际中心主任﹑奥林匹克社会学及运动史专家凯文‧维姆斯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记者堂‧奥波德弗﹐及和平基金会的人权与商务协商会议的主席劳伦‧彼尔。

图为18日德克森参议员办公楼会议室举办2008年奥运会与人权问题听证会现场。大纪元记者亦平摄影。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人权与北京2008年奥运”。讨论围绕去年国际奥委会授予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引发的争议﹐会议强调奥林匹克比赛更多地维持和复制现存的政策﹑复制关于种族和平等﹑经济和社会机会以及世界和平的神话﹐而不是推翻世界的不平等。同时讨论了主办奥运会对中国人权将有何影响。三位发言人就此议题发表了各自见解。

*奥运赞助商面临挑战

劳伦‧彼尔女士在发言中指出﹐中国获得2008年的奥运会主办权招致了人权人士的批评。人权组织希望支持奥林匹克的商界不仅仅支付在北京的广告费﹐同时希望他们在改善中国人权方面发挥作用。

人权观察﹑国际特赦﹑和其它人权组织已公开声明﹐希望赞助商能在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赞助奥运会或投标北京奥运建设工程的美国公司将面临挑战。如果中国当局在比赛期间践踏人权﹐这些美国公司也会受到牵连和指责。比如﹐奥委会要求比赛期间新闻报导必须绝对自由﹐可是当面对赛场附近的潜在示威﹐中国当局将如何做呢﹖在合作的幌子下如果发生践踏人权的事件﹐商家将如何反应﹖

发言者表示﹐那些和中国做生意的公司不仅是比赛的赞助商﹐他们还有兴趣推动法制。忽视法制的人权方面将使商家处于危险之中。一些商家在某些国家﹐如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已尝到了苦果。

*开展有效对话

劳伦‧彼尔女士说﹐中国的新领导者们无疑希望在宣传和比赛的收入方面获得最大的利益。从现在到2008年奥运会还有6年的时间﹐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可以就人权﹑和围绕比赛的商业问题开展有效的对话。

和平基金会的人权与商务协商会议的主席比尔女士提出的具体建议是﹕

一﹐和平基金会认为﹐人权组织和跨国公司是目前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两大因素。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关于企业和政府合作的建议应扩展到包括美国和国际的非政府组织。二﹐建议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的合作焦点不局限在中国的劳工问题﹐同时应扩展到与成功举办奥运有关的人权和法制领域。三﹐人权与商务协商会议为企业﹑人权组织和他们的中国伙伴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有效﹑可行的模式。

四﹐建议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对话应基于以下目标﹕1﹒建立预防机制以帮助商家免受比赛期间潜在的人权问题的牵连﹔2﹒坦诚地交换中﹑西方对人权和法制的看法﹔3﹒让私人机构参与关于安全及人权的对话﹔4﹒使人权组织和跨国公司进一步了解人权和安全问题﹔5﹒通过鼓励集体行动和合作﹐来支持建立公民的社会能力﹔6﹒找到共识﹐发掘潜在的合作空间﹐采取可行的行动到达共同的目标。7﹒利用北京奥运会﹐建立以后国际事件的“最可行”模式。五﹐建议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在其年度报告中报导对话的进展情况。

*潜在的民族情绪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奥林匹克研究国际中心主任﹑奥林匹克社会学及运动史专家凯文‧维姆斯雷在发言中指出﹐在考虑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时﹐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潜在影响。这将直接影响公民的行为﹑对政府支持的主动性﹑以及不愿意看到异见人士在那一刻危害中国的国际形像。特别当你试图衡量中国公民如何对待政府镇压﹑都市政策﹑处理异见人士﹑允许或不允许怎样向外界透露他们的生活等问题时﹐这种民族情绪不应被低估。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可能会充份利用这一点。

中国的人权问题显然已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记者会对争论和危机感兴趣。任何直接和人权有关的问题都将被立即报导。但考虑到比赛的时效性﹐有许多因素要考虑。首先﹐奥运会是一个短暂和密集的媒体展示会﹔其次﹐中国政府也许会拒绝词以前被证明“不友好的”的记者入境﹔第三﹐国际奥委会维持记者内部接触的权利﹔第四﹐看一下奥运史就会发现﹐严重的地方或全国问题在竞争主办以前和过程中也许是国际关注的重点﹐但在选定主办国后往往不在受到关注。最后﹐媒体对比赛报导的密度决定了其焦点的转移﹐在非比赛期间也许倍受关注的个人或团体所受的苦难﹐将被淡化。

凯文‧维姆斯雷指出﹐其它国际财团是贯穿奥运比赛的授权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比赛的临近﹐公司﹑咨询事务所﹑专业人员和学术界人士将交换经济机会。已获得利益或那些寻求合同的公司不可能支持对主办国不利的任何批评。他们不会认真地提出人权问题﹐以免损害自身的利益。

从历史上看﹐奥运过程倾向于为主办国政府及其政策提供合法性﹐支持他们成功主办比赛﹐并促进奥运“精神”﹐而不是引起对其缺点和政治争论的关注。严重的悲剧和暴行和奥林匹克的精彩瞬间相比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总之﹐奥林匹克比赛更多地维持和复制现存的政策﹑复制关于种族和平等﹑经济和社会机会以及世界和平的神话﹐而不是推翻世界的不平等。这将对中国的人权产生负面的影响。此外﹐准备奥运所带来的团结也不容低估。在2008年以前﹐任何对中国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质疑都可能被视为企图损害现代中国的到来。推动中国政改的国际提倡者要小心从事。

与会者一致认为关于这一议题的讨论还应继续﹐本次会议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六四新歌《三十五年祭》发布 制作者呼唤良知
美国航母遭袭击? 中共官媒传谣被打脸
泽连斯基一席话揭露中共党魁说话不算话
【菁英论坛】华融两高管判死刑 背后内幕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