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访美美方不打算深谈台湾问题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1日讯】美国不顾中国的反对,继续密切同台湾的军事关系。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即将访问美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的话说,正在欧洲访问的江泽民要求胡锦涛访美期间争取美方承诺不同台湾建立军事同盟关系。《美国之音》引用分析人士话指出美台军事关系密切已成趋势,胡锦涛访美,美方不打算同胡锦涛深谈台湾问题.

据《美国之音》4月11日报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国防部悄悄地改变了以往的作法,允许台湾军人参加五角大楼资助的、在夏威夷举办的亚太地区安全研讨会。上个月,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访问佛罗里达,并会见了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一个美国海军顾问团预计下个月初抵达台湾,就美国去年同意卖给台湾的八艘柴油动力潜艇的设计和建造同台湾方面举行会谈。另外还有几个美国军事代表团将陆续访问台湾,帮助台湾军方学习使用从美国购买的先进武器,并就如何精简台湾军事力量指挥系统提供咨询。

美国报刊星期二披露了沃尔福威茨同汤曜明见面时的谈话内容。沃尔福威茨重申了布什总统关于“假如大陆武力攻台,美国将尽一切努力保卫台湾”的承诺,并且表示,美国将帮助台湾改进军事战术,其中包括台湾各兵种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星期二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沃尔福威茨的讲话严重违反了三个联合公报中美方的明确承诺。章启月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消息人士说,北京目前最担心的并非台湾高级官员访问美国,而是担心出现一个针对中国大陆的美台军事同盟。

美台军事关系密切已成趋势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戴维斯说,沃尔福威茨的讲话并不表明美国的政策有任何变化,中国方面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但是,波士顿大学的罗斯教授认为,事实上,美国对台军事关系逐渐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首先是为了帮助台湾掌握从美国购买的先进军事技术,其次,一旦发生战争,在必要时使得美国和台湾可以进行军事合作。

罗斯教授说:“从长远来看,随着这个趋势的不断发展,双方可能会建立一种事实上的同盟关系。” 罗斯指出,这个趋势始于克林顿政府后期,当时克林顿政府部分是迫于国会和军方的压力,开始松动对台军事关系。而对布什政府来说,发展对台军事关系虽然不是工作重点,但也不是迫于任何压力,而是目前的决策者希望采取的政策,所以改变对台政策的意愿和速度都增加了。”

美国趁虚而入为将来埋下祸根

罗斯教授认为,美方不打算同胡锦涛深谈台湾问题, 至于胡锦涛是否能让美国承诺不同台湾建立军事同盟,罗斯教授认为,美国政府会倾听中方的看法,但不会把台湾作为会谈的议题。罗斯说:“布什总统访问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就试图让美方讨论这个问题,但是美国政府现在并不打算讨论台湾问题,也不会做出任何承诺。”(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废胡立曾”新阴谋–江泽民放风胡锦涛健康差 (4/5/2002)    
  • 北京外交语言 有弦外之音 (4/2/2002)    
  • 金融时报:江泽民李鹏或借希望工程打击胡锦涛 (4/2/2002)    
  • 雪球﹕中国社会的法西斯倾向 (3/31/2002)    
  • 【纪元专栏】穆辛: 胡锦涛麻烦大了 (3/30/2002)    
  • 【纪元专栏】凌锋: 江泽民为胡锦涛访美向美国撒娇 (3/27/2002)    
  • 中共一边抗议一边敲定胡锦涛访美行程 (3/23/2002)    
  • 专家分析﹕中共对美抗议是给大陆百姓作秀 (3/22/2002)    
  • 不满美台关系 传北京欲取消胡锦涛访美 (3/21/2002)    
  • 江泽民想与布什套近乎遭冷淡 (3/19/2002)    
  • 林保华: 汤曜明和胡锦涛先后访问美国的敏感话题 (3/16/2002)    
  • 汤曜明美国行 中共内部波涛汹涌 (3/15/2002)    
  • 【纪元专栏】林保华: 胡锦涛访问美国可能生变﹖ (3/12/2002)    
  • 港人大约见胡锦涛无答复 (3/12/2002)    
  • 中共16大前 美促台低调 (3/10/2002)    
  • 旅美藏人团体 “等”胡锦涛来访 (3/9/2002)    
  • 刘晓波﹕又一次自我羞辱的文人盛会 (3/5/2002)    
  • 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连年打瞌睡 (3/5/2002)    
  • 中共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3/3/2002)
  • 相关新闻
    中共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连年打瞌睡
    刘晓波﹕又一次自我羞辱的文人盛会
    港人大约见胡锦涛无答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