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雄专题演讲“死亡之艺术”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记者袁玫艾尔蒙地市报导】海外台湾人笔会会长李泰雄(上图)六月三十日于侨二中心举行“死亡之艺术”专题演讲,发表对“生与死”的哲理看法,众多听众咸表深有同感颔首赞同。海外台湾人笔会每月都有一次座谈会,七月十四日将请专家对“人生的走向”发表专题演讲。
  
李泰雄开宗明义指出死亡每个人最终都将走向此路是不可避免无法预测的,但很多人有鸵鸟心态避而不谈,这次选择这个主题一来为怀念十多天前去世的好友,并由“九一一”﹑“九二一”事件,一刹那无数人死亡变为灰烬感慨人生无常。
  
他例举历史上中外古今哲学家﹑艺术家﹑医学家﹑文人﹑名流的见解如司马光的“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这句名言在中国历史上造就了如岳飞﹑文天祥等伟大事迹,王尔德﹑萧伯纳﹑伯拉图﹑泰格尔﹑庄子等所言死亡的意义,如“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无论是贩夫走卒凡夫俗子达官贵人皆有一死”,“死亡是否如此可怕不会比怕太太更可怕”,“死亡是不被欢迎的”,“人只能活一次”,“死亡是没有预订日期黄泉路上无老少”,“生与死是一体之两面”,“生即为准备死的过程”,“人死了不能留下个臭皮囊”,“对死亡的害怕不会阻止它的来临”,“死亡的地方我不在,我在的地方死亡不在则何惧之有”,“年老就是死亡的终结”,“死亡也有好处可以还清一切债务所有悲剧随着死亡而结束”,“海天依旧人事全非”,“一切皆空看不见找不到不论天涯海角碧落黄泉仍找不到逝世的人”,“死亡为解脱之道”,“死后何处去有罪过将被打入地狱”,“世上没有可怕之事只要能了解”,“人是否能永生”等。
  
人,生即为死亡之过程,在世时就应该认清自己生命的任务责任与意义,把握时间都要为明日的死亡作出今日的努力,死亡之前的生命是要尊重的。
  
同时留下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人体的细胞分裂是有限的生老病死是不可躲避的,有人一辈子在追求名利快乐等等,最终仍为死亡,那么人生为何而来,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人为何被设计成这个样子?人皆有善恶两面佛家所提修炼圆满之“西方极乐世界”是令人所向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