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郅事件大家谈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9月15日讯】

【编者按】中国大陆著名篮球运动员﹐前“八一”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篮球队)﹑国家队主力﹑NBA亚洲第一人﹑上赛季效力于达拉斯小牛队的王治郅﹐今年夏季留在美国进行训练及参加NBA夏季联赛﹐没有应中国篮协要求回国参加国家队为准备世界锦标赛的集训﹐仅在中国队来到美国参赛前夕才与球队会合。王治郅由于拒绝与篮协签订必须回国﹑参加亚运会的协议而被国家队除名。缺少王治郅的中国队最后仅获第12名﹐而与篮协关系闹僵的王治郅﹐NBA前途也暗淡下来。部分社区人士就这一华人关心的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刘争﹕我个人同情王治郅的遭遇﹐他是中国体育旧体制的牺牲品﹐是中国篮协官僚家长作风的牺牲品﹐被“杀”以立威。其实我觉得大郅留在美国接受统训练比回国参加集训对中国篮球队更有益处。事实也证明﹐集训时间那么长的中国队﹐由于队员个人水平及战术意识上的差距﹐仅获得世锦赛第12名。篮球作为技战术要求非常高的体育项目﹐球队水平不在于球员在一起打球时间长短﹐而在于每个球员对篮球的理解水平。另外我对最后篮协与大郅谈判破裂的原因很不理解﹐亚运会并非重要到非要求王治郅回国不可﹐记得前些日子某官员还表示﹐亚运会可以不要求王回国﹐以锻练新人。但为什么在中国队急切需要大郅归队的情况下﹐而且从爱护人才角度讲﹐急需给大郅一个机会的情况下﹐篮协为什么一定坚持大郅非签这个协议不可呢﹖我怀疑目的在于要将大郅重新控制住﹐因为一旦大郅跨入中国领土﹐就有办法让让他重新成为“乖孩子”。而王坚决拒绝签协议﹐就是对“领导”的这一想法非常清楚﹐所以不论篮协官员如何言之凿凿地承诺不会追究王不回国集训的责任﹐王就是不敢信。互相缺乏信任﹐这就是王治郅事件最后得到两败俱伤的结局的原因﹐也是当今中国社会信用危机的一个缩影。

徐雅丽﹕王治郅的事情搞得沸沸扬扬﹐最终他还是未能入选国家队﹐也没能参加世锦赛﹐与篮协两败俱伤﹐让中国篮球受到损失。我认为尽管他有千万条理由为自己辩解﹐但他是一名军人﹐一名中国军官﹗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在国家队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以个人利益为重。这不只是不爱国﹐更是临阵脱逃的逃兵。

李平安﹕我很赞许王治郅的勇气﹐因为他为此将付出很多。中国篮协公开发表《真相》一文﹐无非是表示﹕王治郅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所以就必须在合约上签字﹐否则就是“无视培育他的国家和集体的需要的人”。但令我疑惑的是﹐中国篮协只是社会团体,国家利益从何体现?况且﹐无条件服从这样明显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和约怎么还能用在如今的社会环境里呢?这样的冲突绝不是王治郅个人所能解决的﹐而篮协现在将所有的责任全推到王治郅身上﹐将自己打扮成一个高高在上﹑语重心长的长者﹐除了把王治郅往绝路上逼﹐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后果?

林永心﹕很多人认为大郅不归对中国在国外的影响不好﹐我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问题作祟﹐“家丑不可外扬”﹐什么事情还是捂着的好﹐不能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在中国目前这种环境下﹐掩盖矛盾粉饰太平只会使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我觉得让西方舆论来施加压力﹐促进篮协的变革未尝不是好事。

蒲克林﹕我认为篮协要求王治郅必须答应的两个条件都不符合国家利益﹐只是符合篮协领导的个人利益。动不动就谈国家利益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被个人利用作为借口。要王回国训练显然没有在美国接受职业化训练效果好﹐蓝协只是因为王若不回国﹐就不能让王唯命是从﹐因此非坚持这一条不可﹔让王参加亚运会更是为了保住亚洲冠军﹐保证领导个人业绩。从国家利益考虑﹐亚运会这样级别的比赛﹐正是让年轻人出头﹑得到锻练的好机会。而且亚运会与NBA在时间上有冲突。另外王坚持留在美国训练﹐是因为危机感很强﹐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从长远的国家利益考虑﹐也应该优先帮助王在NBA立稳脚跟﹐而不应该做“杀鸡取卵”的蠢事。当初小牛队选中王时﹐德国的诺维兹基还没有王名气大﹐如果当初要是八一队能从长远考虑﹐放王到NBA打球﹐也许今年王就会像诺维兹基那样带领中国队也拿个铜牌啦﹗◆(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Stop & Shop将关闭低效益分店
3000英尺水上木板路 麻州新景点获赞
中华民俗艺术工作坊年度公演 喜见盛况
波士顿大陈同乡会庆40周年 百人欢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