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物木质材料保护工作困难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9月27日讯】(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电)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主任葛剑雄最近撰文指出,保护古建筑是中国自古以来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中国古建筑大都是木质材料,维修保护工作困难重重。

新华社报导,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国现存古老建筑的数量和漫长的历史不成比例: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建于公元八五七年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最著名的山西应县木塔建于公元一千零五十六年。在中国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建筑中,能够保留下来的比例极低,今天依然能够使用的更是屈指可数。

对于中国为什么没有更古老、更多的古建筑,葛剑雄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而中国古建筑几乎全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不少画栋雕梁都在无名火灾中灰飞湮灭。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兴起伴随的地理环境,当时一般都有茂密的森林便于建筑取材。因此,明清时期在北京建造或修理宫殿陵墓和寺庙时,尽管北方已经没有合用的木材,仍然不惜代价从云南、四川运送巨大的木材。

其次,中国先民对待古建筑的态度一向是追求“整旧如新”而不是“整旧如旧”,每一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缮而是整体重建,造成了对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坏。不少古老建筑不论其始建朝代如何迥异,最后往往都变成明清建筑式样,甚至是上个世纪的面目。

葛剑雄建议,对古建筑保护的历史遗憾应该记取教训。首先,对现存古建筑一定要坚持“整旧如旧”,只能尽力使其延年益寿,不要伤筋动骨。(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大连公交车失控撞向工行大门 现场画面曝光
三中全会前气氛紧张 中共频向全党发警告
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罚 又被停诊
中共潜舰澎湖海域现踪 台防长:国防部有掌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