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国防院:中共海外建军港 实践军事强权目的

人气: 57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1年12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中共“一带一路”计划,导致沿线多国落入“债务陷阱”,进而将港口与机场等设施“租借”给中共。台国防安全研究院表示,中共对国际港口的雄心,远超过“海上丝绸之路”,很可能是将港口视为经济与军事“双重用途”的发展策略,达成所谓“战略支点”,以利中共军事力量的投射。

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19日报导,中共试图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达比北方约80公里的一座港口建造军事设施。美国情报机构在今年春天掌握此消息后,拜登政府即努力说服阿联(阿联酋)政府制止该项计划进行。

报导提到,华盛顿同时也表示,倘若中共的军事基地出现在波斯湾,这将严重地冲击美国与阿联的关系。据了解,阿联政府似乎并不清楚中共进行此项工程的背后具有军事意图,而建造工程目前业已暂停。

台湾国防部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10日发布最新一期“国防安全即时评析”,国防战略与资源所副研究员陈亮智以“从商港转为军港:战略支点与中国军力投射”为题,撰文分析中共积极取得外国港口使用权的真正意图。

陈亮智表示,虽然中共积极在海外争取拥有外国港口的使用权已不是新闻,但它背后的真正目的为何?是否具有军事上的战略意图?或是同时兼具经济与军事的双重战略目标?由于此事件是发生在与美国关系密切的中东国家,让人好奇中共在国际港口的拥有与使用情形,究竟已发展到何种地步。

陈亮智说,这次中共在阿联境内哈里港(Khalifa Port)兴建军事设施一事,应该只是北京发展海外军事基地总体计划的冰山一角。过去几年来,中共很巧妙地运用“一带一路”倡议,“夹带”或“掩护”其在海外的军事建设与行动,从而发展海外军事力量投射的能力,朝向成为世界军事强权预作准备。

他表示,观察中共近年加速推动建设远洋海军,同时也戮力争取外国港口使用权的情形,恐须修正原先对“一带一路”倡议与共军之间关系的看法。原先一般认为共军扮演中国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基础建设与经济贸易保护者的角色。

他说,但随着倡议持续推动,国外港口陆续取得,共军海军编队的远海长航,以及北京欲成为全球军事强权的宏远企图,“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正帮助共军一步步站上世界舞台中央,实践中共成为世界军事强权的目的。

他认为,在这样的脉络之下,不论是从经济抑或是从军事的角度上看,各处重要战略地理位置港口的取得、建设与运作,对中共军事力量的投射至为关键。

根据美国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共非常积极地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大量协助建造港口及取得使用权,并对这些港口采取兼具经济与军事“双重用途”(dual-use)的发展策略。

针对投资港口的数量,陈亮智表示,中共所投资的港口建设便有14处,已成立的港口军事基地有一座,另一座则尚未获得证实。这些港口一方面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散布开来,另一方面则是位居要津而具备所谓“战略支点”(strategic point)的地位。

他表示,其中最受瞩目的港口有位于东非的吉布地(吉布提)保障基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缅甸的皎漂港(Kyaukpyu Port),以及柬埔寨的云壤海军基地(Ream Naval Base)等。

针对港口的经营模式与发展策略而言,陈亮智表示,中共强调这些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是为了发展经济贸易之用,因此特别着重于能源(石油)与物资的补给运送。

“但实际上,中国却将这些港口用于海军船舰的停泊、维修与补给”,陈亮智表示,很显然北京对这些港口的经营,是采取经济与军事“双重用途”的规划,以及民用与军用并行发展的策略。而从演变的轨迹来看,这些港口是先以民用为主,继而再转为军用。

陈亮智说,中共对海外港口的企图心,远远超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各据点,而是将目光放眼全世界。包括中东地区、非洲、中南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地区,北京也复制“一带一路”倡议中取得战略支点的作法,积极在全球各地的重要港口与航道,寻找与建立共军可使用的基地,以便将来可以在该区域投射兵力。

陈亮智表示,虽然近来“一带一路”倡议所引发的“债务陷阱”与若干问题,已引起当地国的反弹,但中共是否持续贯彻其取得国际港口的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会继续投射、发展中共在海外的军事力量,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