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大数据打造监控平台 河南维稳定制化

人气 231

【大纪元2021年12月08日讯】党媒《环球时报》近日发表题为《美公司恶炒河南用大数据搞“监控”》的文章,称路透社于11月30日发布的一篇“独家报道”存在偏颇,而且对于路透社这篇报道“随后引发西方媒体跟风炒作”表示极度愤怒。

那么路透社报道究竟说了什么呢?路透社在报道中,称美国监控研究公司IPVM根据一份招标文件,发现河南省已经委托软件公司开发了一个监控平台,这个平台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记者指定为监控目标,并按照‘风险等级’以红、黄、绿三色对记者分级,以进行更好的监控”。

路透社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看到的这份招标文件发布于今年7月29日,项目名称是“河南省公安厅325平台”,由东北最大的软件公司东软集团(NeuSoft)在9月17日中标,项目实施周期为两个月,中标金额为500万元。

根据招标文件,“河南省公安厅325平台”将用于监控进入河南的外国记者和外国留学生等,功能要求为:“必须对可疑人员进行追踪和控制,进行动态研究分析和风险评估,并根据类别处理记者”。

对招标文件中的“数据架构图”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河南公安的这个“定制化”平台具有一些针对性的功能模块,包括“全态档案”、“前置审查”、“动态管控”、“情报研判”、“态势分析”和“对外服务”。

此平台的使用者是覆盖整个河南省的至少2000名官员和警察,他们可以利用上述这些功能模块进行多种管控行为。其中的“全态档案”模块应可随时查询纳入平台管控的人员信息,包括本人照片、手机号、微信或微博账号、酒店住宿信息、购票信息、车辆细节、房产信息等。

“前置审查”模块中可提取对相关人员进行分级或分类,如根据“风险”程度将外国记者分为三个等级,并标注为红、黄、绿三色。红色为“重点关注人员”;黄色为“一般关注人员”,标注为黄色的人员,是在中国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而绿色为放心人员。

按理说,在中国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是非常危险的,应该被标注为红色。那么为什么在这个平台上却被标注为黄色,仅属于“一般关注人员”呢?还有哪些更加有危害性的行为,让中共认为比违法犯罪更危险,更应该被标注为红色的呢?

显而易见,这就是“河南省公安325平台”开发的初衷,为了更加有效地打压那些与中共唱反调的记者,就是敢于在外媒报道真相的良心记者,就像河南洪灾后,第一时间进入郑州进行采访报道的外媒记者,他们才是中共真正害怕的记者。可见,中共分级的依据并不是按照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做出的,根据招标要求,平台将对属于“红色”类别的记者“实施分类处置”。

同样,对外国留学生也要进行评估,被标注为“重点人员或不稳定人员”的,将做为平台追踪对象。在敏感时期,如“全国两会”时,平台将激活“战时预警机制”,强化对他们的追踪行为,包括对他们的手机进行实时定位等。

平时,警察们将依据平台中“动态管控”模块发出的自动报警,对“关注人”执行相应的行动。

那么哪些行为会触发报警呢?比如,当标注为“红色”或“黄色”的记者购买了目的地为河南省的机票或火车票时;当他们在河南省入住酒店进行登记时;当他们越过河南省界限时,或者,当平台关联到遍布河南省内的3000个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机搜索到特定“关注人”时,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提醒警察采取相应措施。

支撑这些应用功能的是平台中的“定制化”数据库,此平台中有两个主要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中设置了关注人员的类别,有“外国记者”、“外国留学生”、“毗邻国家非法滞留妇女”、“重点人员”等;主题数据库则包含了相关人员的“地址信息”、“物品信息”、“关系信息”、“轨迹信息”、“照片信息”等。

可以看到,经过“定制化”之后,数据库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正好符合《环球时报》所说这个平台是“服务于河南省‘出入境’管理工作”的说法,管理的对象就是专题数据库中所列出的各类外国人。

从招标文件的“数据架构图”中看到,“定制化”数据库的数据来自公安部、中国国家移民局和河南省公安厅的公用数据库,另外还有电子政务外网的视频数据资源,以及来自互联网的信息资源。

这个软件平台一旦投入使用,便可以将那些中共不喜欢的、试图或已经进入河南省的外国记者牢牢锁定,可以根据情况对他们采取各种管控措施。警察们则省去了之前需要人工寻找记者行踪的麻烦,依托这个高度智能化的监控平台,警察能够实现提前防范、精准监控。

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一直被中共用来对本国民众实施监控,中国人事无巨细都在中共的监管之下,从个人手机实名制、社交媒体实名制,到出行、住宿,甚至购车、购房都必须受到中共的强制监管,通过种种方式,中共早已掌控了每一个人的全方位信息。

中共手握海量的“大数据”,人们却一直不清楚中共利用这些“大数据”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而IPVM发现的这份来自中共官网的招标文件恰恰清楚说明了,中共在利用“大数据”打造“定制化”系统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对“特定人群”进行高效率打压。因此,路透社报道才受到各国媒体关注,这就是《环球时报》所谓的“引发西方媒体跟风炒作”。

IPVM专家认为,这份文件是“中国(中共)建立定制安全技术以简化国家(中共)对记者压制的实例”。

中共随意花费纳税人的钱,将手中的大数据转化成智能化、界面化、易操作的软件平台,用来对付中共不喜欢的某些人群。同时,中共不遗余力地发展大数据、AI、人脸识别等技术,目的也是为了加强维稳。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中共无处不在的数字化管控,早已将中国民众置于一个无形的电子监狱之中。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独家】揭秘中共抗疫中的大数据监控
从大数据收集到经济间谍 美高官揭中共威胁
网传网监官员录音 中共籍云数据分析监控社会
谢燕益:大数据人工智能条件下的防疫与隐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