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探访宜兰市中山公园内百年古迹~献馘碑

宜兰市长江聪渊及文史工作者林正芳老师等一行人3月2日探访宜兰市中山公园内百年古迹~献馘碑。(宜兰市公所提供)
人气: 58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03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谢月琴台湾宜兰报导)宜兰市长江聪渊及文史工作者林正芳老师等一行人3月2日探访宜兰市中山公园内百年古迹~献馘碑。

宜兰市中山公园内有一座超过百年历史的古迹-献馘碑,献馘碑高约9.86公尺,是宜兰县量体最大的古碑,也是设计最复杂、施工最精致且保存良好之最具价值之石碑。

宜兰市中山公园内百年古迹~献馘碑
宜兰市中山公园内百年古迹~献馘碑(宜兰市公所 提供)

此碑为1909(日明治42)年宜兰仕绅为感谢日人理番政策,使泰雅人不再威胁其性命而立的历史见证,饶富历史意义。“馘”(音同“国”)是首级的意思,早期宜兰山区之泰雅族原住民勇猛慓悍,并有出草猎人头之习。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后,派军队攻打山区,建立隘勇线封锁民生物资。迫使南澳与大同两地的原住民献出武器和猎获的头骨,因此宜兰地区的士绅为抚慰先民首级并纪念此事,由波江野吉太郎、江锦章、李绍宗、陈抡元及蓝新等人发起捐款设碑。立碑位址初定于员山堡金六结庄,今宜兰高中校地,名为“首塚纪念碑”,后来以该地地盘不稳为由,迁至正在兴建中的宜兰公园东侧,定名为“献馘碑”。

献馘碑是以花岗岩篆刻并镶嵌于碑柱,外观由下而上分为台基、基座、碑身、碑顶等四个部分。碑座有碑文,规模大,墙身石砌而成,工法精美,造型典雅。外观由下而上分为台基、基座、碑身、碑顶等四个部分。基座中央鑴刻设碑缘由、乃为前清廪生林拱辰所撰。塔身为圆柱体,上刻“献馘碑”,塔顶为圆顶、下有线脚与塔身相接,因饶富历史意义,并为县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之纪念碑,于2004年公告为古迹。

宜兰文史工作者林正芳老师解说百年古迹 ~献馘碑。
宜兰文史工作者林正芳老师解说百年古迹~献馘碑。(宜兰市公所提供)

宜兰市长江聪渊表示,宜兰市中山公园虽然面积不大,却拥有<献馘碑>、<忠灵塔>及<旧日军通信中心>3座珍贵的古迹及历史建筑,也是市民朋友最容易亲近及探访的文化资产。有关献馘碑下是否埋有当年的头骨,到现在史学界仍有不同的看法,也是许多人乐于探究的历史谜题,也希望市民朋友来到中山公园散步休闲时,能就近参观公园内的古迹,公所也有文化志工可以提供导览解说,不仅能增加对乡土文化的了解,也能提升对故乡的认同。

兰阳博物馆于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执行“宜兰县古碑调查研究计划”中,针对宜兰县境内,1945年以前设置的古碑进行清查工作,最后提出文物保存的政策建议。而后将此事发表于兰博电子报112期-献馘碑,还提到“献馘碑”的历史价值︰

献馘碑有多层的历史意义,它代表着族群间杀戮的结束,就汉人来说,长久以来饱受泰雅族猎首习俗威胁的人们,可以较平安地度日,遇难者以这个碑为纪念以慰其亡灵。就泰雅族而言,猎首习俗对其他族群的威胁及丛山峻岭的保护,也是泰雅族得以长久维持其固有生活、不受政府管辖的屏障,从此将走入历史,但外界各种知识、文化也得以传入。就日本统治者而言,虽然馘首行为一时间仍未完全根绝,但较诸统治初期无法施政于泰雅族,已经逐步迈入可控制的范围。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