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2年05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泽宇香港综合报导)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昨早在一个港台节目表示,打第四针并非优先项目,不是所有18至59岁人士都要打第四针。他发现不少市民对打第四针有误解,希望澄清。他指,打3针后的患重症或死亡的风险已经接近零,至于打第四针能增加的保护力短且有限,只有1至2个月。
刘宇隆坦言,同一种疫苗每多打一次,获得的收益会越来越少,甚至会有弊端,例如打复必泰疫苗后,有机会出现心肌炎,尤其是年轻人。根据本港数据,青少年打完第二针,最高是每3,000人会有1人出现心肌炎,比没有打针的发生率高出5倍,打第三针亦有机会患心肌炎,但较第二针低,打第四针仍有机会,所以不值得打。
刘宇隆表示,18至59岁群组中只有极小部分人有需要考虑打第四针,例如离港游学人士,因为一些海外国家已取消带口罩等防疫要求,他们或希望有更多保护力;本港前线的检疫或医护人员亦有需要,因为他们每日都有高暴露风险。不过刘宇隆又称,已研判过前线人员的风险,认为他们每天做快测,加上穿好防护衣,其实风险并不高,是否打第四针自行考虑。
至于长者及长期病患都需要打第四针,以加强保护力。刘宇隆指80岁以上的长者接种3针后的染疫死亡率会减至1.2%,如打第四针,有望跌至0.5%以下。不过现时只有两成的80岁以上的长者打了3针。
他形容,本港目前是第五波疫情“余波未了”,感染人数会有些反复。他认为,真正第六波疫情是由新变异病毒株引发,届时或会看见很多确诊个案,但市民毋须太担心,因为本港已有五成人口打了3剂疫苗,届时的重症或死亡个案不会太多。
何柏良昨日在商台一个节目表示,本港去年11月起才开放予市民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而打第四针需要与上一针相隔6个月,相信合资格的人不多。他又说,打3针复必泰疫苗的防重症成效在半年后仍相当高,从预防重症的角度来看,健康人士没有打第四针的迫切性。
中环兰桂坊酒店(九如坊)怀疑出现感染群组,涉Omicron BA.2.12.1变种病毒,一对由美国三藩市抵港、曾在该酒店完成检疫的夫妇,在社区检测中心确诊。
何柏良表示,本港过去一年断断续续都有检疫酒店内传播的个案,不可能完全杜绝,“因为酒店本身的房间设计、空调,它不是一间医院。就算是医院里面,都只是部分地方它的设计能预防经空气传染的病毒散播”。他认为,即使再调整7天酒店检疫期都无法杜绝传播,市民要做好有零星个案走入社区的心理准备。
何柏良说,新个案进入社区,可能令确诊个案飙升,关键在于会否令社区的重症增加。他认为新个案如同属Omicron病毒,问题则不大。
他又表示,根据本港整体的自然感染和完成基本接种的人口,已有足够能力预防重症,可以放宽入境检疫安排,包括研究居家检疫。他建议,若实施居家检疫,可加密检疫人士的快测次数,以加强风险管理。◇
责任编辑: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