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联合研究:角膜电刺激或为抑郁症带来曙光

人气 529

【大纪元2022年07月10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温妮、王佳宜综合报导)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研究发现,在角膜表面进行电刺激可减轻动物模型的抑郁症状,并改善其认知功能。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成果有助于研发新型治疗方法,但要应用于人类,须经临床试验以确认其疗效和安全性。

重度抑郁症是世上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世卫组织估计,中共病毒(Covid-19)大流行使全球焦虑症和抑郁症患病率大幅增加。尽管目前已有针对抑郁症的药物和心理疗法,但仍有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对治疗反应欠佳。

早在2015年,港大医学院生物医学院助理教授及新加坡前李光耀研究员林礼伟博士发现,对动物大脑前额叶皮质实施深脑刺激术,可改善其记忆功能,并缓解抑郁症状,原因是电击治疗可刺激海马体神经细胞生长,而海马体是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大脑区域。

不过,深脑刺激术是一种侵入性治疗,并需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手术可能会导致感染和术后并发症等副作用。

多年来,林礼伟与城大电机工程学系副教授陈俪行博士,及港大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港大医学院副院长陈应城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一直在寻找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替代方法。

联合研究发现,在角膜表面进行电刺激这种“非侵入性”方法,可激活老鼠模型的大脑通路,从而产生显着的抗抑郁作用及降低血液中压力荷尔蒙的水平,亦能促进海马体神经细胞内与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

同时,研究团队主要研究员、博士生余泳珊及其他团队成员,探索了这种电刺激技术对认知障碍症的疗效。阿兹海默症是认知障碍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目前没有根治方法的脑神经退化疾病。

研究发现,非侵入性电刺激技术不仅大大改善了阿兹海默症小鼠模型的记忆力,而且能够抑制大脑海马体中阿兹海默症主要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

港大医学院副院长陈应城表示,经角膜电刺激(TE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如能应用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他认为这项研究有助于研发新型治疗方法,并希望能为难治型忧郁症和认知障碍症病人带来新的曙光。

不过,陈应城承认,角膜电刺激应用于人类还言之过早,须进行临床试验以确认其疗效和安全性。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博士郑洁对大纪元表示,动物模型研究存在很多局限性,抑郁是人的情感,而动物的情感可能不同于人类。且抑郁程度很难通过仪器来测量。他认为,实验室指标只能作为参考,有时候不能和临床症状完全匹配。

上述研究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Brain Stimulation》和《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红外线疗法改善炎症、慢性病 有惊人益处
失智症来敲门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3%成人吃!抗抑郁药不只增自杀风险 有大副作用
【健康1+1】病例报告:mRNA疫苗后出现异常精神疾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