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1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岑心、易如采访报导)北京当局近期公布了去年12月的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CPI)同比上涨1.8%,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7%,但民众反映,近期除了猪肉以外,其它食品全面上涨,官宣数据与百姓的实际感受差距很大。
中共国家统计局周四(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1.8%,较前值回升0.2个百分点;2022年全年看,CPI同比上涨2.0%。
数据显示,推动去年12月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由上个月的下降0.8%转为上涨0.5%,其中,鲜菜和鲜果的价格分别上涨7%和4.7%,猪肉价格下降8.7%。
市民感受:除了猪肉没涨 其它的东西都涨
中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12日召开记者会称,2022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涨2.0%,全国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市场价格平稳有序。但是民间感受大不同。
福建市民严先生12日告诉大纪元,官方报导称CPI全年上涨2%,“他们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民众实际感受是去年物价加速大涨,起码超过7%到10%,香烟一包从10元涨到12元,其它的一些东西,食品、水果、粮食类的通通都上涨,而且涨幅非常大。”
大陆某企业主温先生1月13日告诉大纪元,官方公布的数字充满水分,很难反映实际情况。“到菜市场走一趟,现在除了猪肉以外,其它的东西都涨了,包括蔬菜、豆类、禽、蛋、奶都涨价了。尤其药品类涨价很多,医保能报销的少,一些长期领慢性病药品的民众都很有感受。”
记者翻查中国社群平台,去年12月中旬,全国各地网民反映菜价贵,“过去三年,我们这里的菜都没涨价过,现在菜价涨疯了。”“以我身边的情况,我真不信有人能够带病上班,没人收割,没人运输,没人摆摊,从这几点来说它也必须贵啊!”
2022全年核心CPI反映消费偏弱
台湾财经专家黄世聪1月13日告诉大纪元,受到原物料、大宗食品、大宗燃油等价格下滑的影响,包括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上个月的CPI都略微回落,但与民众生活切身相关的商品,如食品、蔬菜、水果等等,很多还是在涨价,造成民众的感受和政府统计数字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
他表示,北京当局自去年12月初放松疫情管控以来,很多人反而不敢出来消费,某些程度也在抑制整体通货膨胀的压力。
中信建投分析,2022年CPI全年同比涨2%,数据显示物价总体温和上涨,但结构上差异较大,涨价较多的仍是以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剔除食品、能源后的核心CPI仅上涨0.9%,反映出需求端消费偏弱。
PPI跌幅超预期 专家:经济有下行风险
中共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的生产者物价指数下滑,PPI环比由11月份的上涨0.1%转为下降0.5%,PPI同比下降0.7%,降幅超过预期,2022年全年PPI为4.2%。中信建投预期2023年PPI全年负增长概率较大,关注工业领域的通缩。
除了PPI下滑,其它多个经济指标显示,去年12月是自2020年初以来经济活动最疲弱的月份,民众因生病或害怕感染病毒而待在家里,致使经济活动趋缓,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0%,是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点,而12月份的新订单指数跌至43.9%,连续三个月下跌。
黄世聪分析,中国PPI指数滑落,可归因于原物料端价格下跌,但更大的原因是订单量大幅减少,有一些厂商干脆提早放假,到过完年才复工,“许多厂商面临没有订单,而海外经济滑落的压力也影响到中国经济,整体来看,至少到今年上半年,工厂订单都很难大幅地回升。中国PPI的下跌预示接下来的经济状况可能有下行风险。”
企业老板:中国经济出了大问题
大陆某企业老板温先生告诉大纪元,他的家人去年还经营一家酒店,今年已经破产关门,而他所在的行业中,过去有大量的企业很活跃,现在已经关了七成左右,还有些企业已经在放长假。
“我们这个行业都是小微企业,这两三年已经跑掉了70%~80%的公司。上下游的产业也因为疫情的原因放了一段时间的长假,比如有个很大的餐饮集团,每年到了大年三十都承包年夜饭,但是今年已经放假一个多月,要放假到大年初六才开门。”
温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出了大问题,疫情只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疫情只是加重了(经济的)病症,根本性的原因是它体制出了问题,它(中共)管得越多,老百姓就越没有创造力,也不想拚命(赚钱),有钱人干脆润到海外,没钱的干脆躺平。”
他认为,中国经济已经从原来的高速发展,到现在成了生存经济,老百姓一看这形势不妙,都在减少消费、樽节支出,造成内需疲弱。
责任编辑: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