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情势
近日,中国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传出阿里巴巴裁员的消息。有阿里员工表示,目前团队内人人自危。财经评论人士认为,中国整个互联网行业都会跟进裁员,这将给中国的房价和消费...
关于通缩的讨论最近充斥中国网络,中共官方否认中国出现通缩或存在长期通缩的基础,但相关讨论仍在持续。专业人士分析,中国非市场经济,难套用西方经济学来评判,需要警惕“金融空转”,否则数据好看,但经济越来越差。
今年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只能待在家被迫“啃老”,这成了常态,“全职儿女”成常见现象。
雇主们一般优先考虑年轻的工人从事为数不多的低技能制造业工作,而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高薪职位遥不可及。再加上中共治下的中国不平等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城乡养老金之间的巨大差距,迫使接近退休年龄的农民工继续工作,许多人从事体力劳动以维持生计。
中共当局3月5日公布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为近30年来最低。而中国与美国GDP的比值在2022年下跌近6%,为30多年来少有的下跌,且首次跌幅逾1%。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在2025或2030年能够赶超美国的预测,基本无法实现。 3月5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任期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公布2023年的GDP...
近期,大陆、海外网络热传,中国老百姓失业、找不到工作的视频。这类事件在吸纳外来打工人的广东省尤为突出。网民“东尼多尼”说:“这,还是春天吗?分明是寒冬。”
去年武汉房市无论成交量及投资力度均创下近年新低,官方将房地产行业归为“困难行业”。学者认为,不只武汉,全国房地产行业由于多年来的畸形成长,目前已难持续发展,房市普遍萧条。
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月17日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宣称,“坚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并谈及“经济增长与房地产业发展”、“防疫政策平稳转型”、“共同富裕”等经济话题,分析认为,这些涉及具体国情的内容与真实情况相悖,都是虚假命题。
北京当局近期公布了去年12月的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CPI)同比上涨1.8%,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7%,但民众反映,近期除了猪肉以外,其它食品全面上涨,官宣数据与百姓的实际感受差距很大。
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在战争、通胀、升息、美中角力下,度过风雨飘摇的一年。而中共的“清零”防疫政策在年底前突然180度大转弯,对全球造成的影响,目前仍有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经济已经付出极高的代价。
11月29日晚,大陆地产商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预期公司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207%,核心净利润下跌184%。
中国染疫人数连创新高,各地封控加码,给经济蒙上阴影。中共央行今天(11月25日)宣布降准25基点,稍早前中国六大银行出手为房企纾困。专家分析,中共出台一篮子政策或可解房企燃眉之急,但难解中国经济多重困局。
大陆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有国际投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表示此次大陆房地产市场下行已过去10个月以上,数据显示大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基本面发生了根本变化,房地产市场这一轮下行或是结构性的趋势调整。
大陆上市公司今年购买理财产品热情下降,截至11月22日,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规模相比去年同期降低18.85%。有业界人士认为,理财产品收益下滑以及在疫情冲击之下,公司需要更多的储备资金以保障现金流稳定。
近来,大陆有超过一百多座城市的购房首付降至20%,其中包括四川省会成都等二线城市,显示大陆楼市持续低迷之下,各地纷纷调降购房门槛。
11月16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显示,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和二手房房价下跌的城市增多。
杭州市当局日前表示将执行新的楼市调控贷款政策,其中包括“认房不认贷”、首套房首付款降至三成等。
中国多个城市的二手房线上挂牌待售量显着增多,目前至少15城市二手房挂牌量超过10万套。观察人士分析,今年房市持续低迷,房屋持有者担心房产无法保值,变现愿望增强,出现抛售态势。
面对成交低迷的楼市,大陆房企趁着大陆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来临,加大了楼市促销力度,直播、打折、送车位券等多种促销手段纷纷登场。
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百富榜显示,中国上榜企业家的总财富比去年下降18%,房地产、互联网富豪的财富集体缩水,而传统行业上升明显。专家认为,这显然跟中国经济的整体下滑有关;从趋势来看,这些富豪的财富还会进一步缩水。
11月10日,《福布斯》发布了2022中国大陆富豪榜。在上榜的一百名富豪中,只有两个人的财富上涨,而一百名上榜者的财富总额从去年的1.48万亿美元下降至9,071亿美元,跌幅达到39%,创下了《福布斯》调查中国大陆富豪20多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11月9日,中共当局发布了今年10月份的大陆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其中CPI同比涨2.1%,低于预期的2.4%,影响民生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51.8%。
11月6日晚。复星系旗下的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豫园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出售招金矿业6.54亿股股份于金山国际矿业,本次交易交割完成后,豫园股份合计持有招金矿业1.26%股份。
过去被视为香港金融盛事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3日落幕,五大金融机构CEO并未到场,中共金融高层以预录视频形式与会。专家分析,二十大结束后,市场弥漫着一股不信任感,港府想藉举行峰会缓和气氛,却难掩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动摇。
11月1日,大陆财新网发布了10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2,仍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持续下降。
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削弱了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国际吸引力,境外投资者连续八个月抛售中国债券,创下有史以来最长的连续减持潮。专家认为,中共二十大释出了五大政策信号,中国债券未来减持情况恐进一步加剧。
深圳市日前发布了《深圳市2022年度房屋租赁参考价格》,该租赁参考价格覆盖了深圳市各区,有评论人士表示深圳市推出房屋租赁参考价格是给深圳楼市的棺材板上钉上了最后一个钉子,而深圳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失去了基本的投资价值。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进入了第三个五年任期,而他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于房地产的定调,又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记者邀请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对此进行解析。
中共二十大召开,当局祭出“人民币保卫战”,以“稳七”为目标,但会议开幕4天后,离岸人民币创下历史新低,学者分析,二十大显露的迹象,令内外资对中国前景悲观,而后续面对美元持续强势升息,中共央行或将进退失据。
10月19日晚,复星国际发布公告表示沙钢集团拟不超过160亿元(人民币,下同)收购复星国际持有的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南京钢联)60%股权。若交易完成可能导致南钢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
共有约 29543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