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查地方新增隐形债务 分析:难以化解风险

人气 2240

【大纪元2023年08月29日讯】随着中国经济衰退,规模庞大的地方债危机一触即发。日前,中共国务院在其预算执行报告中提出,要查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然而,地方债已多年深陷一边化债一边新增的怪圈。

地方债风险成财政重点

8月28日,在中共国务院提请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称,下一步财政五大重点工作之一,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今年以来,已有若干地方政府公开表示,靠自身能力无法化债,叠加一些城投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事件,引起市场对地方债风险担忧。中共政治局7月24日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第一财经》8月29日报导,据多个省份公开信息,不少省份争取纳入财政部扩大建制县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工作,获得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以延长偿债期限,降低利息。

目前机构普遍预计,这一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在1万亿元以上,按照地方债限额管理规定,这一额度上限不超过2.6万亿元。相对于庞大的隐性债务,仅靠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显然难以缓释风险。展期降息更需要金融机构支持。

此前7月17日高盛曾估计,中国银行体系持有约9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小的银行占银行资产的一半以下,但其风险敞口高达59万亿元。

针对上述报告,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郑春荣表示,地方统筹各类资金和支持举措来化债,目前经济欠发达的市县,可腾挪资金资源有限,化债压力最大。

财达证券副总经理胡恒松表示,当前化解债务风险,报告主要是解决存量债务偿还压力过大问题,通过债务置换使得“低息长期债券贷款来置换高息短期债务”,节约资金成本。

地方债怪圈:一边化债一边新增

《第一财经》说,前些年当局也出台了地方债置换政策,但隐性债务陷入化解一波又新增一波怪圈。

报导引述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指出,隐性债务关系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多数地方由当地国资委主管,地方财政部门主要做一些统计工作。融资平台违规举债又涉及多个部门,仅靠财政一家显然难以管控。

温来成还表示,要落实地方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将违规举债落实到具体官员头上,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否则压实地方主体责任难落实。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曾告诉《第一财经》,财政财政,财是表象,政是根本,要根治债务问题,需从根本上明确政府职能规模与边界,彻底解决中央与地方、省与市县的财政体制问题。

责任编辑:夏松#

相关新闻
【菁英论坛】地方债逼银行背锅 央行高层大换血
中共用银行利润救地方债务 多家银行评级被调低
中国地方债危机发酵 减税效果难达预期
内部人士爆中国高达9万亿美元地方债形势正在恶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