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疲弱 中共施压经济学家避谈负面趋势

人气 2886

【大纪元2023年08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中共的疫情“清零”政策导致中国经济疲软,疫后经济复苏乏力。中共当局向中国知名经济学家施压,限制他们讨论通货紧缩等负面趋势。多名各领域的经济专家对外媒表示,在监管机构的控制下,他们必须“从积极的角度解读坏消息”。

七名来自业界分析师、智库人员、大学研究人员等领域的经济专家对《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表示,他们的雇主告诉他们,某些话题禁止公开讨论,要求避免对于中国经济通货紧缩、资本外逃等议题发表负面言论。

《金融时报》6日的报导引述担任政府顾问的两名智库学者和两名券商经济学家的话表示,为了增强公众信心,现在报导经济新闻面临着压力,“监管机构不想在公开场合听到有关经济的负面评论”。一名央行顾问表示,“他们希望我们从积极的角度解读坏消息。”

中共试图通过有限的刺激措施恢复信心,但某些话题是禁忌,比如通货紧缩。中共统计局发言人付凌辉上个月称,“通货紧缩在中国不存在也不会存在”。

中共国家统计局6月9日发布的数字,今年5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仅上涨0.2%。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4.6%、比上月下滑0.9%,达到了2016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鉴于消费价格与生产者价格同时大幅下滑,中国经济正面临不小的通货紧缩风险。消费者尽管能够在短期内受益于下跌的物价,但是从中长期而言,通货紧缩会在宏观层面上导致经济疲软,会造成失业、债务更昂贵、股市下跌,引发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

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前三个月仅增长0.8%。上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承认“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

《金融时报》报导,中共公布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后不久,国家信息中心前首席经济学家范建平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他不相信官方统计数据,并警告说,中国经济正在走向通货紧缩。

一位人士说,“我们有点震惊,但他大声说出来了。”

报导说,范建平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在中国,过去一直有不少声音质疑中共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中共前财政部长楼继伟2021年12月曾罕见表示,中共的统计数字并不能反映中国的经济忧虑,并质疑其只报喜不报忧。

据报导,一名著名经济学家在北京举行的一次闭门会议上回答有关通货紧缩风险的问题时称,“整个市场都知道,中国不存在通货紧缩。不过,我们可以谈论低通胀(风险)。”他并要求听众谨慎选择报导他言论的哪一部分。

“如果你明天见不到我,那就糟糕了。”这位经济学家说。

但私下里,许多经济学家仍在继续质疑中共的政策。

自10月份以来,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已连续8个月下降,而年度消费者通胀在6月份触及零增长的两年低点。花旗集团经济学家表示,由于消费者需求疲软,扣除波动性食品和能源成本后的核心商品价格已经进入“通货紧缩区”。

上海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经济学家表示,当地电视网络已明确表示,只容忍积极的评论。这位经济学家表示:现在谈论通货紧缩或其它经济风险根本不会出现在电视上,“即使我在预先录制的采访中发表这些言论”。

一名分析师表示,经济研究专业人士的自我审查日益加强,但投资者在难以获得可靠数据的情况下往往依赖这些专业人士。

中共证监会指责券商分析师夸大经济面临的风险、经济正遭受消费需求疲软、出口下降和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影响。

于香港的东方资本董事(Orient Capital Research)总经理安德鲁·科利尔(Andrew Collier)表示,经济放缓,中共高层好面子,这些因素放在一起,就会导致中国经济非常不透明。

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数据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一些分析师表示,北京方面正在寻求加强对负面评论的控制,以提振信心。信心对于推动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但目前信心不足。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乔治·马格努斯(George Magnus)6月份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结束“清零”防疫政策后,其经济复苏的力度并未达到外界的预期。中国消费者只愿意为休闲、餐饮、旅游等小额项目多花一点钱,但是在房地产、汽车等大额项目方面并非如此。而在投资以及出口贸易方面,都令人失望。

责任编辑:林琮文#

相关新闻
北京一经理带50余名员工跳槽 致老东家倒闭
大陆社保缴满15年就能坐等退休吗?
华人教授回国接连失踪 日媒体人:或卷入权斗
疑2中国渔民登马祖无人岛礁 台海巡带回调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