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受重创 农民绝望 中国粮食安全堪忧

人气 2576

【大纪元2023年08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综合报导)洪水肆虐北京及河北多地之后,连续多日的豪雨侵袭素有中国“粮仓”之称的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当地水位暴涨,夺走了人命,也淹没了稻田、摧毁了蔬菜大棚,令当地农民绝望,也引起外界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

黑龙江、吉林农田变成水乡泽国 农民绝望

在这波洪灾中,黑龙江省用于灌溉的河流漫过大堤,淹没了稻田、摧毁了蔬菜大棚,工厂设备也受到严重损毁。以特级优质大米闻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市,许多村庄和大片大片的良田变成水乡泽国。

(听更多请至“听纪元”平台)
《三联生活周刊》8月7日报导,五常大米最优质的产区——民乐乡的水稻受灾面积很大。村民说,往年的雨是下一阵停一阵,今年是瓢泼大雨连着下了三天,只能远远地看着优质水稻淹没在水中。

今年的洪水,让五常农民绝望,8月正值水稻扬花授粉,田里需要干旱一点才行。龙凤山一名村官说,7月断断续续下了20天雨,水库却一直没怎么放水。但从8月2日开始,突如其来的3天暴雨,水库负荷猛增,紧急泄洪。

龙凤山镇龙凤山的村民赵志忠表示,8月3日晚上,水库突然大开闸,汹涌的水势放了三天,把下游很多房屋和农田冲垮。赵志忠的心血也打了水漂,被淹没的庄稼肯定绝产,被泡着的稻穗好多都已经开始变黑,产量必定大打折扣。

该村官称,“农业跟其它产业不同,一泡水就全完了。”

两个水库放水泄洪后,让拉林河的水位整体上升了五米多,河水倒灌进了沿线农田,东北平原毫无遮挡,大水逢低涌入,淹没低洼处的农田。

朱家屯74岁的朱大爷说,8月4日凌晨3点多时才得知,上游水库紧急泄洪,加上大雨造成城市内涝,水排不出去,河水就直接倒灌进了村。他家的二十多亩水稻全泡在洪水中。他用亢奋的哭腔说:“可我们农民世世代代就知道种田,直到现在也是,一遭灾就全完。”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引担忧

8月7日,CNN报导,中国东北地区农田被洪水淹没,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潜在影响的担忧。

中国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被视为中国非常重要的粮仓。这里生产的粮食超过中国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著名的粮食作物包括大豆、玉米和大米。

中共农业农村部上周称,最近连续袭击中国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和造成的水灾有可能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今年5月下旬,另一个中国重要的粮仓河南省也曾发生灾害。连续的强降雨导致当地大面积种植的麦子严重受损。陆媒称,连续的大雨正好发生在麦收季节,让当地的小麦生产遭遇十年来最大的损失。

河南省的小麦产量大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三分之一。

中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河南今年麦收季节遭遇的大雨导致中国今年的夏粮产量减产0.9个百分点,这是7年来中国首次遭遇夏粮减产。

另外,中共中央气象台官员上个月在一场记者会上称,今年6月份席卷中国北方的、一再打破历史纪录的高温酷暑天气导致的干旱,给刚刚播种的玉米和大豆等作物造成严重伤害。

CNN的报导说,2022年夏季,中国经历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热浪和干旱,导致大范围电力短缺,并扰乱了食品和工业供应链。过去几个月中,中国农业接连遭遇的重击在短期内将影响中国的食品价格。

中国粮食缺口持续扩大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今年4月发表的文章表示,粮食安全风险已成中共当局心头大患。

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从此前的净出口国转而成为净进口国。2014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2015年以来,中国每年进口粮食超过1亿吨。这些年,进口粮食占国内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超过20%,大概占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15%。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广认为,中国粮食自给率为86%,食物隐性自给率只有70%。而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的团队,用不同方法计算出中国食物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大体一致,20年间中国的食物自给率已从10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76%左右,年均下降1个多百分点;并推算,到2035年,总的食物自给率有可能从目前的76%左右进一步下降到65%左右。

文章说,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耗粮食800公斤时粮食需求才基本稳定。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粮食缺口就太大了。有学者评估:当今中国粮食安全处于“高难度、低水平、弱安全,吃饱没问题、吃好要进口,平时没问题、战时有风险”的状态。

责任编辑:林琮文#

相关新闻
上海白蚁大爆发 湖南益阳遭遇“鸡公虫”侵袭
中国干旱暴雨灾害叠加 高温影响近3亿人
中国11省将现暴雨 福建近2.7万人转移
河南高温 养殖虾变红 农地干裂 农民祈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