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1月24日讯】“ 洗脑”(英语:brainwashing),又称再教育(reeducation),是这些年才火起来的词。我是1967年上小学,我讲讲我们那个年代,小学生是如何接受学校和社会全方位教育,是如何被一遍一遍洗脑的。
文化教育
那时社会上讲“三忠于,四无限,早请示,晚汇报。” 小学校也不能例外,学生每天走进课堂的第一件事就是全体起立,手拿小红书(毛语录)做着标准的动作,齐声高喊:“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三呼万岁之后,第一节课是雷打不动的“天天读”,就是学毛语录,老三篇。至于要学到什么成度,那就要看班主任老师的政治觉悟了。
我曾有个李姓男班主任,经常在课堂上讲他小时候如何被剥削,宣扬阶级仇恨。对那些成分不好的孩子更是身体力行,推推搡搡,甚至把小孩头往墙上撞。在那年代谁敢说呀,痛一下,忍着吧。他要求学生每天背一段毛语录,谁背不住不能下课,我天天不敢下课,怕他抽查刁难。
我们班里有个小男孩,是家里老小。一天在“天天读”课下说:“学毛XX语录没有用。”被同学告发,当时就在班里开批斗会。因为他家成分好,父母哥姐都来学校找老师说情,事没有闹大,不过那孩子还是转学到离家很远的小学校去了。那老师也很不幸,多年后被汽车撞了,又瘫痪了很多年才去世。
语文课本的内容荒唐可笑自不用说。算术课本也是毛语录贯穿其中,例如,1+1=2前面也得先写上一段毛语录。
后来我亲戚寄来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这类书当时是很难买到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70年代版。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我特别喜欢。特别提及的是,这套书就具备着那个时代的特征,封皮是工农兵形象。书里面每一页都有一段长短不一的毛语录。
当时《人民日报》有一篇报导《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杀猪》,讲述毛思想怎样指导18岁女孩杀猪。另一篇《靠毛思想治好精神病》,毛思想能治精神病不知道,但我知道毛思想导致了无数的精神病,精神分裂。
阶级教育
宝丰县城有个阶级教育展览馆。讲述苦孩子王赖孩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学校几乎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乘小火车去接受教育。馆内类似电影《收租院》泥塑像,但粗糙很多,每个人物都瞪着鸽子蛋大的玻璃球眼珠。有的拄着要饭的棍子;有的举着豁了口的破碗伸向参观者;有的低头吃力拉车;有的被地主狗腿子鞭打。所有的形象都是弓腰驼背,骨瘦粼粼,眼珠外凸,丑陋又吓人,不知其用意是同情劳动人民还是咒骂劳动人民。
展览馆拉上窗帘,打着昏暗的地灯。黑暗处,女讲解员发出幽灵般的哭腔讲述着。我们受教育的孩子们吓得挤成一团,因为空间狭小,一不留神,发现一个塑像就在身边,吓得就是一抖 。去得次数多了,也就不太怕了,讲解词都会背了。
到最后馆,贫下中农站起来反抗。人民公社,窗帘拉开,展室亮起来,每个农民都站起来,扛着铁锹当家做主人了 。
学校经常举办“痛说革命家史”教育,就是讲述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被剥削的苦难。真假不知,但内容确实很凄凉,很悲惨。对孩子来说也很可怕,孩子的心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我不敢有任何表情,本来太可怜想哭,又怕有人说你装,逻辑是你的家庭出身决定了你不会同情劳动人民,那笑就更有罪了,那年代大人、孩子都爱打小报告,稍不注意就会惹是非,甚至挨批斗。
吃“忆苦饭”是件快乐的事,由老师带着去农村挖野菜,拌点杂粮熬一大锅菜粥,学生自带碗筷,老师主勺,给每个学生一大勺菜糊糊。在那个“一年红薯半年粮” 的年代,野菜糊糊虽然有点苦,但咸淡可口,吃完还可以再添,直至把那一大锅菜糊糊吃光。学生们吃得可开心了。
社会教育
人们每天早晨被户外高音大喇叭播放的《国际歌》唤醒。当时的娱乐除了逛公园就是看电影。电影院常驻的是样板戏,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看,这是政治任务。有时周末大操场也会放免费电影。天还没黑,孩子们搬着小板凳去占位置,等着天黑看电影,都是看了无数遍的,《地道战》《半夜鸡叫》等等。
大脑就像个吸尘器,不断地吸收、囤积、固化,看到让你看到的,听到让你听到的,造就着没有思考,也不敢思考的麻木躯壳。家家墙上贴着毛画像,胸前别着毛像章,手里挥动着毛语录,嘴里喊着毛万岁,心里牢记着仇恨和斗争,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偶尔也会看到朝鲜、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电影。放映之前有《新闻简报》。一次,在《新闻简报》中播报中国大批物资援助兄弟阿尔巴尼亚,接着播放阿尔巴尼亚电影《勇敢的人们》。其中一个片段,讲述一个男孩,晚饭时要吃蜂蜜,家里正好没有了,他妈妈马上到街边店里去买。蜂蜜对我们孩子只停留在图片上,却摆在他们寻常百姓家,而我们却要物资援助他们,这对当时很馋的我心里偷偷有了一点想法。(据维基百科1969年左右,中共援助阿尔巴尼亚总值将近90亿元人民币, 且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后来社会有些宽松了,我爸爸会往家里带些报纸《参考消息》、《人民日报海外版》,会带进一点清新的思想。有一次我爸爸看到一句话,对作者的智慧赞赏不已。一个“臭老九”(那时对知识分子的统称)在文中写道“我们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看到了光明而得不到光明”。用这种方式表达想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而又不被其所用,中国知识分子这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