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疼痛的疫情记忆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获好评

整理:千百度

人气 1274

【大纪元2024年05月21日讯】5月16日,中国独立导演娄烨的最新作品《一部未完成的电影(An Unfinished Film)》在第77届戛纳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首映,随后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广泛讨论。

据中国数字时代报导,这部电影以2020年1月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为背景,采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剧组在武汉拍电影时突然遭遇封城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在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上亮相的第五部华语片。

许多看过影片的网民给出了高度评价,表示影片唤醒了自己对三年疫情时期的记忆,赞扬导演娄烨在创作过程中的勇气和才华,评价他“完全没有审查包袱”。然而,影片对疫情期间“不正确的集体记忆”的还原和呈现,也导致其几乎不可能获得“龙标”,在中国大陆院线上映。

娄烨此前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大陆被封禁,包括《苏州河》和涉及六四事件的《颐和园》等,他本人也一度被官方禁止拍电影。因此,有网民调侃娄烨是“中国最网盘的导演”。

以下网民评论由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微博、豆瓣等平台,其中部分评论已被删除:

“娄烨根本不懂怎么拍伪纪录片,但他太懂咱们老中社会了,那个恍如隔世的三年时光被重新呈现在大银幕前,与那个时代一起被书写,记下那不该遗忘的一切。”

“娄烨你是中国最网盘的导演。”

“想了千言万语,其实就一句话,我看到了一个电影人,一群电影人的良心。”

“对疫情最好的纪念应该是找到真正的凶手。”

“说明什么,说明不需要太多技巧与操作,只是诚实。只是那三年的一点点忠实于现实就足够冲击每一个幸存者了。只是需要关怀的胆量与骨气。”

“‘你能做到吗?你听明白了吗?’”

“如何形容逝去的三年重新涌现到你面前的感受?酒店前门封锁住的那一瞬间,感到自己喉咙一紧,呼吸困难。看到中间的时候闻到了消毒水味,这是我最痛恨五感相连通的时刻。这是一部未完成的电影,而你我都在‘contribute a verse’。”

“记得,要永远记得。”

“娄烨没有用任何复杂的技巧,只是把‘正确记忆’的情绪呈现了出来,在人们遭遇事件时的真实即时反应,以及隔离状态下情绪的演变,尤其是那些视频电话前逐渐失控疯魔的群像。那些过程,都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自然能感同身受。在这些正确记忆的呈现下,影像技巧已经完全不重要,这就是娄烨在完全没有审查包袱下的一次创作,他更自由,也更无所谓形式,格局和规格看起来小,甚至在结构和素材使用上也完全不遵循常规,但呈现结果却是无以复加的真实。

不需要春秋笔法,也没有任何困惑,他的表达就是如此直接了当。这是一次对疫情三年的回顾,勾起了每个人的伤痛,因此我把它视作这个时代的伤痕电影。”

“当谎言侵蚀生活,那就用虚构去触达真实。如果虚构也不被允许,如果摄影机必须停,没有关系,这个时代,每一秒都有人正在拍摄。去记录,俗套没关系,煽情没关系,粗糙没关系,只是记得,不要撒谎。对娄烨来说,这大概是一部必须完成又永远无法完成的影像作品——在触达它的所有观众之前,这始终是一部未完成的电影。”

“娄烨让公众看到了纪录的力量。无论何种媒介形式,分散的影像碎片可以在某种程度还原一部分的历史和真相。伪纪录片在影片的社会历史语境下起到了非常恰到好处的形式作用。纪录的事情和传递的情感非常私人,甚至批判都是苦涩且柔和的。这本该是每个中国导演都应该做的事情。然而。”

“没有办法描述娄烨这部片子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震撼,单单是想到有一个已经算是功成名就有声望的导演能把这三年的事情完完整整没有任何扭曲地呈现出来,没有任何歌颂和煽情,就已经足够伟大。”

“电影采用了伪纪录片形式,对于国内影迷来说很容易分辨(比如知名演员们在片中用的都不是真名,剧组人员有的是本人演本人,有的是其他人扮演,就能看出是在表演了),但不了解的外国观众没准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意识到。全片的手法都极度向真实靠近,比如一上来就给出‘用手机拍下来’的概念,悄然抹掉机位的存在感,保留了粗糙的影像质量、手机视频通话时双方的声音重叠等。用分屏的智能手机画面来解决单人隔离期间的叙事节奏问题,然后又自然融入诸多我们所知的互联网视频素材。”

“片中十年前因为资金不足戛然而止的电影项目,十年后再次成为了‘未完成’。有时沉默的力量要大于喧嚣,在巨大的失语面前,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慢慢梳理伤痕。”

“作为一名创作者,不可能独善其身于时代之外。或许不同人有不同表达方式,娄烨选择了最忠于自己的一种。”

“《南华晨报》评娄烨戛纳新作《一部未完成的电影》(4/5):‘有力地谴责了国家对个人生活做出的过度干预,也给民众表现出来的坚韧性送上了一曲赞歌。’”

《卫报》给本片打出了5/5满分评价,表示电影最开始看起来感觉像是对中国媒体做出讽刺,有着细致政治洞察的一部喜剧片,但随着故事中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被证明不再是一段散播恐惧的谣言,随着封城的到来,它开始看起来像是一部令人神经紧绷,着重留意个人层面的剧情片,逐渐成为了一部讲述国家创伤,饱含深情的纪录电影。

在电影里,娄烨使用了越来越多的分屏以及手机竖屏画面。《每日银幕》也提到了这一点,并表示片中有一段对话,是秦昊饰演的主角勉为其难参与到一个项目后,冲着导演大喊道:‘没人看的片子有什么意义?这部电影都过不了审。’同时评价道,这部娄烨电影是对一个‘unfinished era’的精彩写照。”

责任编辑:金岳

相关新闻
娄烨接受外媒采访:电影制作人须反抗审查
娄烨电影命运多舛 网友:不要再给他“404”
娄烨新片入围第76届威尼斯影展主竞赛单元
娄烨导演新片 亮相威尼斯 巩俐亲解戏中角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