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风季即将来临 渠务署:已增强紧急应变准备

人气 16

【大纪元2024年05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曾晓熏香港报导)本港即将进入风季,渠务署周四(23日)举行传媒简报会,讲解当局的准备工作及科技应用。渠务署署长莫永昌表示,因应去年的大雨经验,当局将会强化紧急应变的工作,并利用新技术监察水位情况。

莫永昌表示,今年署方的工作重点是“韧性防洪”,透过推展基建工程,减少水浸的风险。因应去年9月初的大雨,署方由去年9月起,于全港进行多项改善工作,其中针对去年水浸的地方进行120项小型改善工程,包括柴湾道回旋处一带,改善现有进水口、加建路边集水沟、排水泵房等。

黄大仙亦改善了沙田坳道上游雨水进水口、黄大仙站部分出口排水沙井、在龙翔道加建排水管等,大部分工程在今年第一季已经完成。另外,11项大型雨水排放系统改善工程亦正在进行,包括兴建雨水渠和地下蓄洪池,预计在今年至2030年期间分批完成。

莫永昌指,渠务署汲取去年特大降雨经验,已检视及强化紧急事故控制中心及紧急应变队伍的运作,队伍数量增至最多160队,运作基地则增至30个。又指应变队伍在5月4日及21日两次红雨都发挥良好作用。当局亦已加强应用创新技术,例如今年初在黄大仙及柴湾区内曾发生严重水浸的位置,在超过30个雨水沙井安装智能感测设备,24小时实时监察雨水渠的水位状况。

另外,署方亦介绍了多个防洪科技应用仪器,例如“不倒翁”球形地下管道检测机械人,它突破传统限制,克服于水流急速的渠务设施中检测时容易“翻船”的问题,提供360度稳定且清晰的实景影像,以便渠务人员日后透过电脑系统清晰查看管道的状况,并及时安排维修;以及外型貌似柠檬,能够安装在沙井监察雨水水位的浮球式水位感测设备“柠檬查”等。

莫永昌又表示,当局计划今年内在元朗及尖沙咀试行以人工智能系统,实时分析街道影像,辨识街道水浸情况,及早派遣应变队伍处理。@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敏感日子”23条“大派用场” 港府两周拘至少10人
两穷国居港投资移民申请前列 曝中国人润走途径
黄大仙昨晚停电4小时 港政府要求中电出资聘独立顾问检讨(更新)
港府下周发表氢能发展策略 年内推氢能垃圾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