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细.古故的故事

赛夏编织技艺之宝

张岳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10月1日讯】七月天,苗栗南庄乡的山上,蝉鸣满山遍野,烈日给这个山城带来的高温,虽然很快被雷雨给降下,但人们仍不停地搧风去热,住在东河村的赛夏族媳妇朵细.古故(汉名徐年枝)无视窗外的酷热,一个人独自坐在织布机前,编织她的最爱——赛夏服,朵细.古故对传统服饰的投入,连她的女儿都敬佩不已。

织布工艺的复原与创作

朵细.古故的女儿是这样形容她的母亲:“我的母亲——徐年枝,是一个勤奋上进的编织艺术工作者,自1995年开始学习织布,并于1997年成立赛夏编织工作室,五年来努力的钻研夏族传统的编织技法,而且不断地研发设计许多各式各样的编织作品,期间所参展的活动不胜枚举,母亲所制作的艺品,形如背包似的臀铃,非常讨喜,深受参观者的喜爱,并竞相拍照,频频询问其用途,之后母亲开始尝试制作不同风貌的臀铃来丰富自己的创作。”

朵细.古故原是桃园县复兴乡的泰雅族人,十七岁嫁入东河村赛夏族的风家,当时织布这种传统的技艺在这个部落已没落多年,更别提织布机及其他器具,幸好在民国八十三年间,省府召集了全台对传统手工艺有兴趣的妇女在屏东集训,从此朵细.古故便浸淫在这项传统艺术领域,由于她是赛夏族的媳妇,所以想把赛夏族的服饰作为研究目标,以赛夏传统服饰、造型、色彩、图纹,做为其作品的基础,从事族群织布工艺的复原与创作。

传统技艺承传面临的困境

民国八十五年成立“瓦禄工作坊”,担任东河国小及蓬莱社区织布工艺训练师,并多次参加原住民传统工艺展览活动,其作品获得台湾手工艺研究所“生活用品评选展览”优选,台北市原民会(原住民事务委员会)工艺竞赛佳作,2002年第一届中华汽车原住民工艺奖编织类第三名。

近年来,尽管朵细.古故仍致力于赛夏族编织的创作,对这项技艺有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她无奈地说:“很多人开始学时很有兴趣,但是大多耐性不足,渐渐又放弃,能不能把这项技艺流传下去,面临很大的问题!”

复原创作赛夏传统服饰

在从事赛夏族服饰创作之前,朵细.古故本是一位西服、女装的女裁缝师,具有深厚的裁剪功夫。

雷女图案妆点赛夏用品风味

在搜集赛夏传统图案时,得到台大人类学系教授胡家瑜的支持,提供了很多的宝贵资料,终于让她理出一个头绪,“赛夏族的传统颜色是红、白、黑三色,失去了他们,就丧失了赛夏的风味”,朵细.古故对她的作品充满信心,除了服装以外,也设计了许多日常实用的背包、手提袋、笔袋、杯垫、铅笔盒,创造出无限商机。

赛夏人以红、白、黑设计出来像两道闪电交错的图案,称之为“雷女”,也是赛夏族人的代表图案,朵细.古故的作品,大多有这样的设计。朵细.古故表示,“雷女”有段传奇的故事,以前有一个名叫“雷女”的人,非常有神力,当人们要开山辟地耕种农作物前,她就拿起一把刀在地上钉出四个角,然后用雷电一击,马上就辟牛耕地,后代的人为了纪念雷女,就使用这个图案。

朵细重现赛夏服饰风貌

朵细.古故充份运用“雷女”图案,以她在中华汽车原住民工艺奖编织类第三名作品“祖灵的召唤”的祭典礼服为例,全套有无短袖衣及无袖长衣,穿着时短上衣套在长上衣上面。雷女图案在整件衣服上非常突显,赛夏人语称此件礼服“imatalersegel”,意思是说“完全透澈做好了”,朵细.古故以红、白、黑三色表现“雷女”外,还以“圈点纹”代表横排并列的男女矮人,“交叉纹”代表交错的树枝,全件服饰试图传达送灵时来来回回、依依不舍的心情。

早年,赛夏人参加矮灵祭,所穿的服装,大多向泰雅部落购买的,服装图案一片混乱,如今在赛夏族的矮灵祭中,你将会看到朵细.古故富有赛夏族传统的作品穿在赛夏人身上,能有如此改变,像朵细.古故的这样的工艺家,功不可没。

(本版图文由原民报提供www.tapt.org.tw)──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世界最豪华火车在印度 如移动式五星级饭店
日本香川赞岐满浓公园百花争艳
日本香川单车一日游:琴弹公园、钱形砂绘
【飞向欧洲】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