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蔡英文:台湾惟一的路就是不断往前走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6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六日电)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委蔡英文今天在中华经济研究院发表有关大陆经济发展看法的专题演讲,蔡英文表示,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台商最主要对外投资地,两岸经贸关系愈来愈紧密,目前不致于形成结构性依存的问题,但台湾必须持续维持产业优势,“惟一的路就是不断往前走”。

蔡英文表示,中国大陆自1979年改革开放至今,一直维持着高度经济成长,目前仍处于经济快速成长阶段,预估经济成长与外来直接投资今年都可以创下新高。

蔡英文指出,中国大陆除了是世界上最大吸引外来直接投资国外,同时也是台商历年来对外投资的最主要 地点,总计台商已在大陆投资达 329亿美元,占台商历年来对外投资总额的 53%,若再以制造业来看,则比例提高到 80%以上;若再以两岸经贸的依赖度来看,2002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我出口总额的22.6%,今年 1到8月则提升到24.2%,若包含香港的话,则提升到33.8%。

蔡英文说,“两岸经济依存度与连动性的确有增加 的情形”。

蔡英文指出,大陆经济发展至今已逐渐出现隐忧。 蔡英文表示,大陆的经济成长主要来自外来直接投资与 出口成长,反应出大陆内部的私人资本与私人消费市场 形成有问题,必须走向市场经济才能解决,而这必须要 有政治与法令配套,而这正是大陆发展的瓶颈,也是大 陆新一代领导人的考验。

除了政治层面的问题外,大陆的经济发展隐忧还包 括通货紧缩、失业率、金融坏帐及国营事业亏损等问题 ,大陆经济今后的发展“不确定的因素与变数仍多”。

至于两岸经贸愈趋紧密,经济依存度与连动性增加 ,台湾应如何因应一事,蔡英文表示,依目前发展来看 ,台湾出口大陆的产品以零附件与资本财为主,主要是 支援台商在大陆生产以出口到欧美市场,“大陆目前可 视为台商全球化经营的生产基地”。

蔡英文表示,以高科技产业来说,因大陆的生产成 本低,因此在1990年开始,即快速的移往中国大陆,未来中国大陆的生产成本若增加,则台商从中国大陆迅速移往其他地方“可能性是存在的”,而目前台湾的传统产业已有移往东南亚地区的趋势,证明台商的机动性是存在的,而未来如何分散贸易风险,则有赖政府政策引导。

◎台商须有双基地政策

(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六日电)对于两岸经贸发展愈趋紧密,行政院陆委会主委蔡英文今天表示,对台商而言,大陆目前仅扮演生产基地的角色,但为避免大陆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对台商造成伤害,她建议台商应有“双基地政策”,即不断在全球搜寻新的生产基地,同时强化台湾的生产基地,以减少对中国大陆的依赖。

蔡英文表示,台湾出口大陆的产品主要为零附件及资本财,其成品的最终出口地区仍以欧美国家为主,因此可将大陆视为台商全球化经营政策下的一个生产地点,现阶段不致于造成结构性的依存关系。

蔡英文表示,台商前进大陆主要着眼于生产成本低廉,但因大陆经济仍存有金融坏帐、人民币升值、国营企业亏损等不确定因素风险,为降低两岸经贸风险,除了政府与企业要不断开发新的出口市场外,台商也必须不断的在全球搜寻新的生产基地,同时也要强化台湾的生产基地,实施“双基地政策”,蔡英文说,在今年SARS风暴过后,已有相当多的台商开始实施双生产基地策略,证明产业界已有所警觉。

除了拓展外销市场与实施“双基地政策”外,蔡英文认为政府也要加速与台湾经贸关系密切的伙伴签订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以避免被边缘化;产业也必须加速升级,同时全力发展高附加价值的金融、法律服务业及可提供普遍就业机会的文化创意及观光产业,避免产业随着台商的全球化脚步空洞化。

蔡英文强调,两岸经贸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如何建立一个不影响两岸经贸发展,但同时又能与中国大陆整体经济风险绝缘的防火墙与经济安全措施。她认为两岸直航势在必行,政府也已释出相当善意,但大陆官方至今仍未积极回应,她呼吁对岸抛开政 治考量,务实面对两岸经贸现况,使两岸经贸得以正常化。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