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议:广东爱滋病疫情的泛滥和危机

标签:

【大纪元12月10日报导】(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2003-12-01

据广东省计有关部门报告,截至十一月三十日止,广东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三千六百四十例,居全中国第四位﹐估计实际感染人数已超过三万。

有关部门最近公布的资料显示﹐广东省累计报告爱滋病患者一百三十九例﹐已死亡四十八例。这些感染者正从珠三角向汕头及湛江东西两翼扩散﹐从吸毒者和嫖娼卖淫者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感染者主要为男性﹐占八成多﹐十五岁至四十五岁的青壮年占九成。

广东1986年发现首例输入性爱滋病毒感染者﹐此后持续十年疫情增长。主要传播途径为吸毒共用针筒和性乱交。1996年首次从静脉吸毒者中检出爱滋病感者后﹐感染例数迅速增加﹐近年在吸毒人群中检出爱滋病毒感染者占该省爱滋病总检出数八成以上。专家估计,目前全省吸毒人数至少有四十三万。

广州一名爱滋病专家陈医生谈到爱滋病蔓延的情况时表示担忧,她说,爱滋病传播的渠道多种多样,有时会伤及无辜,中国大陆现在己用上了美国何大一教授发明的”鸡尾酒疗法”。

爱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吸毒和性接触传染,其余是母婴吸输血等引起。现在治疗爱滋病主要是用”鸡尾酒疗法”。

为减少静脉吸毒人群针具共用,控制爱滋病的流行,当局不得不承认现实,对于一些实在不能戒毒的吸毒人员,引导他们不要共用注射器吸毒,要使用清洁的注射器(如一次性注射器)。共用针具的情况普遍,与市场上较难买到注射器有一定关系。因为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根据中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只有持有医疗器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才能销售注射器。因此,十一月下旬,全国首批”针具市场营销”试点在广东省正式启动,在试点范围内吸毒人群能够从指定药店购买清洁针具。
  
在广东,一些地方仍然是”繁荣娼盛”,地下色情业屡打不厥,色情业成了传播爱滋病的另一个温床。暗娼中爱滋病流行率已从1998年的零点一四个百分点上升到2000年的一点三三个百分点。早在今年三月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应该建立爱滋病吸毒者及嫖女收容所。经过大半年的讨论,广东公安当局赞同关于全省应统一建立一个带菌(传染病)吸毒人员收容所的建议,并建议省政府出资建设爱滋病管治中心,以统一收容戒毒所、收教所等处发现的爱滋病感染者。

现在,劳教所一般不收容患有爱滋病、性病或其他传染病的吸毒或卖淫劳教人员。因为劳教所的警察、管教和医务人员也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警方担心一旦将患有爱滋病的吸毒、偷窃者押在劳教所,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忧。这类人员只能在劳教所外执行。广东一名姓戴的公安人员说:

“因为现在劳教所没有专门的爱滋病人监房,所以,不收患有爱滋病的收容人员,这些人回到社会后又继续传播疾病。据公安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粤省已发现这类人员八百多人,中山,阳江、韶关、广州、江门等市情况最为突出。”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爱滋病的扩散,有的嫖女为报复嫖客,甚至隐瞒爱滋病情继续卖淫。

经费短缺也是令公安方面头痛。戒毒所虽归公安机关管理,但经费没有保障,设施简陋,人手不足。由于缺乏财政保障,大部分强制戒毒所只能靠收取强制戒毒人员的戒毒费维持运作,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吸毒人员都交不起戒毒费,致使大部分强制戒毒所收不到费用,无法开展正常有效的爱滋病防治工作。

另外,通过母婴或输血感染了爱滋病人是无辜的受害者,尤其是一些爱滋孤儿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关注。对这部分病人,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寄予很大的同情。爱滋病专家陈医生说:爱滋病感染者多数不被社会和家庭接纳,有的爱滋病人出院之后无家可归,成立了”爱之家”,但被人知道是爱滋病人之后被迫迁。呼吁社会不要歧视他们。

吸毒和色情活动,己成了一些地方挥之不去的社会病态,如何防治爱滋病以及怎样对待和管理爱滋病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及道德等范畴,是有关当局必须面对的新和正视的问题。(徐冰 夏宇)

相关新闻
六四35周年 中共严控高校学生 禁任何悼念
结交政治骗子 四川“躺平”高官杨克宁被逮捕
中南海频传收缴权贵财富 有人被指交20亿
驳斥董军 台陆委会吁中共放弃非理性言论及作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