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福庆:《启蒙社》坚持时间长度争取行动的宽度

《启蒙社》 梁福庆

标签:

【大纪元12月26日讯】《启蒙社》的诞生根在本土,在中国。结社是宪法的行为。把中国需要的人权、民主、自由、科学文化放在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意义上,这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拿来,放在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实践一样,有所不同的是,我们所拿来的要比马克思主义更为实际,更为中国人的现实要求相符合。我们依然采用了中国人传统文化特色样式:大字报和标语。1978年11月24日以北京天安门为历史背景,以行动成立中国的《启蒙社》。

结社是继史诗《火神交响诗》组诗发展的客观实体,是从精神到现实、从人文到社会、从革命到现实革命的时代行动总结。我们以适度的方式对毛泽东三七开;文化大革命必须重新评价。若按现代观点,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应当全面否定。当时的适度是为了尊重客观,不能过激,人们须有一个认识和响应的行动过程。就问题的解决而言,到目前,特色社会主义内部多因与外部多元的关系,需要从两制墙文化建设来修补相互间的欠缺。启蒙与革命就需要做欠缺方面的修补。社会主义生产者个体私有财产最终得不到实践,启蒙与革命随时可能就发生。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革命;把民运人士赶出去,把国内的民运组织和人关起来,社会主义机体就要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民运要求得多了,而是不够;不是社会主义文化存在安全问题,而是人们的社会主义精神负担多余。《启蒙社》在中国实践的意义,一是百科全书意义的资源学,二是对资源人的实践。把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资源权利全面个体化、法制化、私有化和全面流通。这就是新时期提出的新观点,新的启蒙运动理论杠杆。

当前,适合于中国实际的一是两制一国与墙文化同时建设,二是警惕大陆对台湾动武,主要是防范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一种人打倒另一种人的历史悲剧重演。毛泽东搞阶级斗争毁了二代人,导致大量的货币资本和人才流向他国,给他国送去发展条件和财富。这种社会匮乏而只有一党制才敢这样做,多党制社会是不可能的。要告诉台湾人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互补关系要点:资本主义内部能量是社会主义外部能量的需要,相反,社会主义外部能量又是资本主义内部能量的要求。两者的统一须介入文化过程,这就是两制墙文化。台湾公投失败的一个明理,就证明他碰到一个不要命的人。放弃台独不实际的包袱,趁幸建设实体墙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启蒙社》成立到现在二十五年过去了,他在时间长度上勉力生存,在行动的宽度方面却困难重重,能送出几篇文章,也算是对中国民运、台湾命运的一个交卷吧。

中国民主墙万岁!

2003.12.12

(网路文摘)(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任科:杜导斌无罪
方家华:政变文化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