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科技大事记

人气 16
标签: ,

【大纪元12月31日讯】大纪元科技组综合报导/2003年的世界是不平静的。在人类探索和理解自然的最前沿﹕科技领域﹐同样充满了不平静。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一年来发生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事件和主要进展。

*SARS对我们的警示

2002年底,一种名为“萨斯”(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烈性传染病在中国广东爆发。由于当时的领导人基于维护自己权力的稳定隐瞒了疫情,导致了疫情泛滥。2003年初以来,中国内地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了萨斯疫情,共波及266个县市。据中国官方报道,截至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萨斯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死亡 349例。SARS 还祸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全世界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发现萨斯疫情。流行病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担心一种致命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会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SARS恰恰证实了他们最糟糕的担心。

2003 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SARS的病原体是变种的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比DNA病毒复制时出错率高。最新研究证实SARS病毒可感染、侵犯人体多种细胞 ,毒性强。体外生存力远强于大多数病毒(多数病毒体外生存时间在2小时之内),在 24摄氏度尿液中能存活240小时。目前被高度怀疑的野生动物传染源有果子狸、蛇、猴、蝙蝠。还有禽类、家畜类也被怀疑。SARS的已知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近距离接触、直接接触,借助全球化交通工具快速传播,爆发于人口密集的、国际交流频繁的大都市。

SARS的传染力极强,中国广东男子周作芬染病50天,先后传染130余人,包括18位亲属及67名医护人员;香港一名26岁患者,传染了替他诊治过病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共1 12人。广州市一个海鲜贩在医院内48小时传染95人。来自广东的64岁的刘剑伦教授,他入住香港九龙旺角京华国际酒店,在那里感染了住在或来过酒店的15个人,这些人又将病毒传染到了世界各地。

SARS感染者中20~49岁的青壮年占80%。由于接触患者,医护人员成为高密度易感人群。2003年2月11日前,中国广东省医护人员占患病率的34%,越南河内市占63%,台湾占30%,全球平均20%。由于对于SARS病毒没有特效药,抗生素治疗也无效。SARS病死率高全球平均13%,是流感病的26倍,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3倍。流感病死率是0.5%,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病死率是1%。SARS的另一令人担懮之处是“隐性病人”,据中国病毒研究所用免疫抗体检测发现人群隐性感染率约20%(即病毒携带者) 。香港和加拿大都发现数例隐性SARS病例,导致疫情反复。

在SARS传播过程中有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SARS爆发之时﹐患者大多是青壮年或是老年人,少有婴幼儿患者。儿童发病人数少、症状轻、传染性低,死亡率也很低。十几岁的青少年的发病状况则和成人相差无几。为什么SARS对儿童没有那么“凶?” 2003年7月4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儿科研究所公布了一项惊人的检测结果:超过40%的儿童体内早有SARS抗体,甚至是在SARS袭来之前。结果还可以看出抗体阳性率与年龄段有明显关系,年龄越小SARS病毒抗体阳性率越高,在1 岁以下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超过53%。另外一个现象是“骨坏死”在萨斯(SARS)病治愈的人群中出现,据来自中国《健康报》网消息说,“据粗略统计,在北京感染 SARS的医务人员中,约有1/3~1/2已出现骨坏死。这种骨坏死多表现为股骨头坏死,也有人出现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的坏死。” 现代医学定义的骨坏死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得骨组织营养中断,骨细胞发生死亡。临床上的表现是出现骨坏死的地方疼痛,中后期疼痛难忍,丧失运动功能,素有“死不了的癌症”之称。

通过国际合作,科学家们已经将引起SARS的病毒分离,而且,SARS病毒的整个的基因组已经被测定,但是目前还不可能在近期得到一种有效的疫苗或药物。有报告说,SARS 病毒出现快速的突变,这不仅仅给诊断带来困难,也给制作疫苗造成障碍。SARS 病毒的不确定性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是目前造成恐慌的主要根源。

专家警告说,由于当前尚未找到SARS(萨斯)病毒的宿主,SARS疫情可能重新爆发流行。SARS国际科研联合任务组仍在进行查找SARS病毒动物宿主和病毒传染人类的方法和数据,协助设计下一步科研项目,以便调查SARS病毒在自然界的传播机制、了解病毒如何由动物传染给人类。

*暗能量的证实

据新科学家网站10月28日报导,天文学家已经编制出迄今为止最大、最详细的宇宙图,并确认遍布整个宇宙的暗能的存在是毫无质疑的。这张宇宙图包含20万个星系,覆盖天空的百分之六。图中最遥远的星系位于20亿光年之外。天文学家认为这样的地图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因为宇宙的大比例结构显示了过去130亿年中宇宙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数宇宙学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相信宇宙是由普通物质和看不见的暗物质所组成,宇宙深处的星体爆炸提示一种宇宙力在导致宇宙分离,天文学家把这种力称为暗能。2003年2月,通过2dF星系光谱红移测量所得的大比例星系图及NASA的WMA P太空探测器观测到的宇宙大爆炸后的余辉数据这两种数据的结合,给暗能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新的研究工作是使用不同的星系、不同的观测手段和不同的研究人员及分析,均使同样的结果更精确、使暗能的存在毫无质疑。这些结果证实了宇宙中70%是暗能,15%是传统的暗物质,仅仅5%是象构成地球和星体这样的普通物质。新的宇宙图来自SDSS(Sloan Digital Sky Survey),这是一个由世界上13个机构的200多名天文学家组成的合作队伍。既然暗能从观测上得到证实,那么准确地说暗能到底是什么?这是理论学家目前正面临要解释的问题。

2003年12月1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期刊说,研究人员证实宇宙大体上是由“暗物质 ”和“暗能量”构成。有关宇宙本质的研究“结束了几十年来的争论”,证实我们的宇宙“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奇怪得多。” 一种叫做“宇宙协和”的模型提出,不断扩张的宇宙中70%是不可见能量,或者叫“暗能”,25%是暗物质,只有5%是”正常”物质。根据这个模型,暗物质不断地被暗能“拉扯”扩张。卫星数据和对宇宙多达一百万个河外星系的测绘进一步证明了在整个宇宙存在一种神秘的反重力的力量。今年2月, “威尔金森各向异动探测器”卫星摄下了到目前为止最详细的宇宙微波背景图,这是幼小的太空仅40万年时的图像。斯隆数码天空调查(SDSS)计划试图找出一百万个星河,该项目的天文学家7月发表一份研究论文,把他们自己取得的星河群数据重叠在微波数据之上。他们声称,其结果显示暗能一定存在。但是《科学》期刊说,专家们至今仍然不清楚是什么产生了这种能量。五年前,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不但在扩大,而且是在以一种永远的加速度使宇宙扩张,从而加快了对于暗能量的研究。

*精神与身体的关系

近年来,研究精神对身体的影响已成为科学界的一个课题。

科学家们发现精神紧张会使人的免疫系统过早老化,从而导致多种疾病。据BBC七月五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精神紧张对人的免疫系统有严重的影响。这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医学人员对119名上了年纪的人调查研究的结果。这些测试对象中有部分人的配偶患痴呆症需要照顾。在持续六年的跟踪测试结果中,分析表明,那些照顾痴呆症配偶的人体内的一些化学因子含量比对照组要高四倍。而这些激素通常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并且会导致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衰老性疾病。在先前的研究中,伴随着这些化学因子的增高,这些人更易生病,免疫功能下降,而且会血压升高等等。不仅如此,进一步实验表明,即使在患痴呆症的配偶去世之后的几年内,这些未亡人体内的此类化学因子含量仍居高不下。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伦敦帝国学院的专家Stephen Bloom教授说,已有很多证据表明精神紧张会导致人生病。比如,“配偶的去世会使未亡人的寿命缩短,尤其在头六个月里。” “这显然是精神紧张造成的。” Stephen Bloom教授还指出,“当儿童经受精神刺激时,其发育几乎会完全停止。”

人们在过去就发现心情懮郁会增加病人在心脏手术后的死亡率。现在杜克大学医学院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的研究人员用确凿的事实肯定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心情懮郁会使病人在手术后的死亡率翻一倍。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23号的权威杂志《柳叶刀》(Lancet)上。研究人员从杜克大学医院抽查了800多个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并对其病历进行了分析。有些病人有中等程度或严重的懮郁;也有的病人虽然懮郁情况并不严重,但持续时间长。科研人员把上述这些病人与对照组的病人做了比较。结果发现,懮郁病人手术后的死亡率至少是对照组死亡率的二倍。

安慰剂的效果也渐渐成为社会焦点。在2003年3月1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中回顾了近年来对安慰剂研究的一些进展。安慰剂就是不含有效药物成分的一种制剂,而它往往对于病人和受试者能起到减轻病情甚至达到康复的效果。在过去,安慰剂的效果曾经被认为是一种令人费解甚至头疼的事情。有时候医生甚至有意地给病人开安慰剂的处方,其原因在于认为病情不是真的或病人抱怨太多。然而现在这种观点开始改变,人们意识到安慰剂的效果是真实存在的,最近的研究发现也支持了这一点。比如懮郁症和帕金森患者在采用安慰剂治疗时大脑的局部区域功能明显改变。许多临床医生也认识到安慰剂效应是病人康复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开始考虑如何去利用它。临床实验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研究发现,尤其对于懮郁症及疼痛,安慰剂的效果与真正的药品等方法的治疗效果不相上下。

静坐冥想作为一种古老的东方修炼手段,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采用,并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美国《时代》周刊曾于2003年1月20日推出了一期特刊专门介绍这个话题。其减轻精神压力,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促使科学家们探究静坐效果的生理机制。据路透社5月21日报道,科学家们通过脑部扫描的结果发现,佛教徒的打坐冥想能使他们变得幸福、平静和安祥。利用最新的扫描技术,神经学家对佛教徒脑部的不同区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结果发现,在大脑的一些区域,比如乐观,自制力,及脾气等,佛教徒的与一般人不同。和一般人相比,他们则更加详和、更加乐观。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即使在他们不打坐冥想时,这样的分析研究也可得到类似的结果。这种脑部扫描是由威斯康新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研人员测定和分析的。

*“哥伦比亚号”太空梭失事


“哥伦比亚号”返航时在空中解体(CNN电视画面/AFP)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为期16天的太空科学研究任务在2003年2月1日返航时以灾难告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二十万七千英尺的高空以时速一万二千英里的速度飞行时解体。

负责调查“哥伦比亚号”太空梭失事事故的委员会表示,太空梭铝制蒙皮上的破洞可能在太空梭返回地球时造成超高热气体进入太空梭左翼,导致太空梭在高空解体后坠毁。调查委员会发现太空梭蒙皮上有个破洞的结果推测,加州太空梭观察者目击一小块发光物体自太空梭上脱落,很可能就是揭开太空梭失事谜团的重要线索。

这表示哥伦比亚号的连串灾难性故障几乎在太空梭重返大气层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发生,因此有关太空梭表面受损,如太空梭升空时因隔热泡绵脱落造成机表耐热陶片受损,或被太空碎片击中,或可能因太空风暴等其他因素造成表面受损,导致太空梭失事的理论也显得更为有力。

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十三日发表声明指出,根据太空梭温度感应器在失事前所记录的数据研判,单是太空梭表面的一块耐热陶片脱落,并不足以造成太空梭左翼轮舱的温度遽升到失事前数分钟的程度,唯有一股温度可能达华氏三千度的电浆喷射流进入太空梭内,才可能引发这种高温及导致太空梭的感应器故障。

在美国航天局过去42年的载人航天任务中,没有一次是在重返地球时出事令机员丧命的。在1986年挑战者号事件中,航天飞机是在起飞后80秒爆炸,造成7名机员殉职的。

*全球变暖日益引起科学家关注

2003年全球变暖影响地球及其的新证据。多项研究报告找到冰雪融化、干旱、植物生产率下降、动植物习性改变等与全球变暖的关联。

根据今年年卫星观测到的北冰洋气温及海面冰层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正在来临。地球的北极在变暖,表现在北极洋及附近格陵兰岛冰川的冰的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和80年代相比,大部分的北冰洋变暖发生在过去的10年中。而且,北冰洋的冰层在以每10年减少9%的速度在缩小,而在2002和2003年达到最低点。格陵兰岛冰川在2002年的冰融化是24年来最大的一次。这些冰的融化使得水位越来越高。这些证据显示该地区的气温在逐渐升高,专家分析说,气温的升高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造成的污染有关。

2003年夏天,包括欧洲在内的许多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高温,世界气象组织认为这可能是人类所遭遇到的酷热天气中最严重的一次。欧洲大部分地区令人窒息的热浪今年肆虐,许多地方创下空前高温纪录,欧洲大陆南部森林大火亦此起彼落。法国气象人员形容欧洲大陆有如笼罩在一个“热空气罩”里面,欧洲许多大城市六日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度,居民大呼吃不消。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在八月九日至十五日热浪来袭期间,英国的死亡人数比过去五年同期的平均死亡人数增加将近一千人。最近一波热浪曾经于八月十日在英国的肯特郡创下摄氏38.1度的纪录。今年是一九四七年法国开始有最高气温纪录以来最热的夏天,法国北部创下高温纪录的地方更多,政府公布在八月热浪中死亡的人数超过一万人。

中国大陆上海、浙江、福建、重庆等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大部地区的气温也不断刷新当地三十年、六十年来和历史同期最高气温。七月二十五日上海最高气温达摄氏三十九点六度,是六十年来最高;七月二十九日,武汉、长沙高温均达四十度;而这一段时间,浙江大部分在四十度以上,局部更高达四十三度。四川首府重庆市今年夏天遭遇四十年来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城市开放了“冬暖夏凉”的防空洞供民众避暑。

*宇宙天体探索系列发现

在太空观测方面,科学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天文学家们发现银河系被一个以前没有见过的、由古老的星体所组成的巨环所环绕。如果存在一完整的环,科学家们将不得不重新思考银河系如何形成的细节。天文学家一般认为,银河系大多数星体集中于相对较薄的圆盘和中心较厚的凸起上面,在银河系中心星体数量更多,朝银河系边缘,星体会愈来愈稀少。新发现的圆环上大约有1 亿到5亿颗星体组成,在银河系边缘外发现了这么多星体,对天文学家是个惊讶。由美国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成员。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布赖恩.晏尼说,圆环上的星体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速度大约是太阳的一半。圆环比圆盘约厚10倍。尽管对圆环的形成有多种解释,但是天文学家认为,无论如何该圆环是个谜。

法新社华盛顿一月六日消息,天文学家在西雅图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中报告说,银河中心的黑洞不断的在爆炸,偶尔会大爆炸。天文学家使用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仙陀罗X光观测站,对这个位于人马座的特大质量黑洞进行了最长久的X光观测。这项研究进行了两个多星期。在一百六十四个小时的观测中,记录到这个黑洞的多次爆炸和偶尔大爆炸。参与这项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专家巴加诺夫说:“我们见到这个特大质量黑洞前所未见的活动。”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马萨诸塞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观测表明,数以千计的星体正从邻近的人马矮星系剥离,象意大利面似的缠绕着穿过进入我们银河系;人马矮星系正被银河系吞噬,目前它只剩下先前的痕迹。研究人员之一、麻塞诸塞大学的Martin Weinberg说,“人马矮星系长期被银河系所吞噬,目前正处于濒临解体的最后时刻” 。他说, “人马矮星系残骸痕迹的形状表明银河系中看不见的暗物质呈球形分布,这个结果十分令人意外。”

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只新的宇宙臂。它裹在庞大星系的外围,就象一个厚厚的气状边缘。澳洲科学工业研究院(CSIRO)的天文学家们希望这项发现有助于更好地描绘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他们说这个6500光年厚的气状边缘显示了银河系有类似于其它星系的结构,即超出中心恒星旋臂的气状旋臂。先前,天文学家们认为银河系中心有四个旋臂,由氢气、尘埃和恒星组成。新发现的气状边缘大约距银河系的中心6万光年。CSIRO 的天文学家马克榆璅蔽 McClure-Griffiths )对记者说:“我们知道那儿有气体,但我们不知道它有结构。我们以为那只是星系在渐渐消散的痕迹。”马克榆璅蔽滫漪膍s小组是在探查银河系的氢气团时偶然发现这个新的宇宙臂的。他们认为它与星系中心的某个宇宙臂是连接在一起的。

3月20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科学家们对伽马爆的观测结果,这次观测是到目前为止对伽马爆的最详细的记录,科学家们认为这次观测到伽马爆是由质量比太阳大 15倍的星体核心坍缩成黑洞时产生的。伽马爆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威力最大的爆炸,一次伽马爆所释放的能量是超新星爆发的数百倍,亮度最高时达到太阳亮度的一百亿亿倍。科学家们对伽马爆的观测表明伽马爆发生非常频繁,均匀且随机地分布在宇宙中,所以科学家认为伽马爆发生在离我们相当遥远的天体。科学家们现在认为伽马爆可能由两个黑洞或中子星相互碰撞,或者是大质量星体在死亡时坍缩成黑洞所引起。

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宇宙中迄今最剧烈、最有活力的恒星诞生地。据BBC新闻网10 月30日报导,天文学家通过运用X射线、光学及红外望远镜,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对一遥远的星系丛进行系统观测,发现在这星系丛后面的一种神秘的弧光原来是太空中迄今所遇到的最明亮、最热的星体形成区域。它比众所周知的猎户座星云要明亮一百万倍。新观测到的超星系团位于宇宙的边缘,正孵育着新星,在气体茧里面一百万个的星体已经形成,而且它们比我们银河系中所见到的类似星体要热两倍。虽然我们宇宙中有一些比猎户座星云大且明亮的星体形成区域,但是没有一个区域比猞猁弧明亮,也没有一个区域包含如此巨大数量的热星体。

*6万年最近,火星探索升温

2003年,世界各国航天部门目光都集中在火星。年初,美、欧、日共推出四项火星探险计划﹐美国占两个、欧洲一个、日本一个,主要目标是揭开大谜题: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或者让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欧洲太空总署(ESA)六月间由俄罗斯火箭发射“火星特快”(MarsExpress)太空船载运英国制造的探测器到火星。利用地球与火星最接近的机会,欧洲太空总署于六月一日发射“火星特快”太空船升空。目前太空船已于12月19日顺利地将“小猎犬2” 登陆车(Beagle 2 lander)投放至火星表面。

火星探测器在抵达火星后将分析火星的地质,研究是否有生命的存在。而“火星特快”太空船将在火星上空轨道运转,研究火星的大气环境。这是欧洲第一次参与征服火星竞赛。

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2003年发射了二部火星探测车“精神号”与“机会号”,均已顺利发射升空。日本也曾计划发射飞船探测火星,但是12月10日宣布取消探测计划。

今年8月是火星六万年一次最接近地球的时间,这为登陆火星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火星与地球之间达到6万年来最近距离,相距大约34,648,840英里(55,760,220公里)。

*天文史上最强烈的太阳爆发

2003年10月末,太阳黑子连续爆发产生的太阳风暴袭击了地球。天文学家和新闻媒体对此都给予高度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太阳风暴对地球,特别是无线通讯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次罕见的太阳黑子爆发堪称是一场天文奇观。

据BBC10月30日报导,对于28日和30日的两次磁爆,SOHO望远镜项目的科学家Paal Brekke说,抵达地球的磁爆是五级,属于最强的一类。这显然超过了先前的分析,一周前科学家称磁爆属三级。另外爆发的方向是直冲地球的,据哈佛天文学家John Kohl说,“就象地球直视着(太空中)瞄准我们的巨大枪口……接着那枪口便冲我们开了两枪。”

根据文献记载,最严重的一次日冕喷发现象发生在2000年4月,不过那次太阳磁爆产生的气体与落尘,并未直接袭向地球。天文学家称这次太阳磁爆过程中,有将近100 亿吨物质被抛向地球。

受太阳耀斑爆发的影响,日本通讯卫星“KODAMA”一度通讯中断。30日袭击地球的太阳风暴引发的地磁爆,导致瑞典南部城市马尔默停电1小时,影响到了该市约2万个家庭。据美国大气海洋管理局(NOAA)说,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的电力系统仍出现了起伏现象。中国也受到了磁爆影响,10月30日中国最北的电波观测点–满洲里观测点因受太阳风暴影响,短波信号中断长达近6小时。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研究人员称,北京观测点从30日早晨开始,电波反射频率也大幅下降,最大降幅有30%,信号明显减弱。而后的11月3日,太阳耀斑一天内两次爆发,中国的短波通讯受到全面影响,北京短波信号中断达一小时,中国电波研究所设在全国的所有十个观测点都受到了强烈干扰。

在11年的太阳周期中,太阳活动达到顶峰后会回落。本次太阳周期的高峰在2000年左右,目前应该是削弱的时候。NOAA的康波斯说,“这就象在非龙卷风季节刮起一场巨大的龙卷风。”哈佛的Kohl称这场太阳磁爆“前所未有”:在这样的时间,两次大规模爆发,一个紧接着前一个,而且正对着地球。他说,“作为一名太阳物理学家,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见过象这样的(现象)。发生这样的(磁爆)几率太小了,从统计角度讲是反常的。

在2003年10月太阳产生强大爆发之后,正当天文学家准备歇口气时,11月4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29分,太阳再一次发生强烈的爆发。太阳黑子区域486又一次爆出巨型耀斑。天文学家证实,这次太阳爆发是天文史上最强烈的一次。该区域已正式记载天文史上最活跃的太阳区域。这次的猛烈爆发导致美国国家大气海洋管理局(NOAA)监测太阳的GOES卫星X射线探测器饱和。当时要进行精确描述很困难。该爆发所伴随的冠状物喷射(CME)以大约每秒2,300公里的速度离开太阳表面,向太空抛射了数十亿吨的超热气体,其中仅仅一部分冲向地球。

*数万年前的精美雕塑

2003年可以说也是考古学的丰收年。

9月4日第425期《自然》发表文章,报导了在德国西南部的一个山洞里新发现的复杂的象牙色的“狮子人”雕像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物雕像,比目前认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具有大约3万年历史的Vogelhaerd 狮子人雕像还要古老。

这个发现是美国考古学家Nicholas Conard在今年7月30日在美国内华达州Reno召开的第16届国际会议上做的报告中提出的。他去年带者图并根大学的学生在德国乌尔姆山附近的山洞里发现了这些人工制品,有狮子人、马、鸟等。据碳测定狮子人大约出现在3万年前。Conard认为新发现的人物雕像比德国考古学家1993年在Vogelhaerd发现的狮子人雕像更古老,因为它们在洞穴板层的更底层。克里富力亚大学考古学家Jef fery Brantingham认为,这些发现把现代人的标记和遗迹推向了更久远的年代。

12月18日的“自然”杂志再次报导了德国Tubingen大学的考古学家Nicholas Conard在德国西南方Swabia地区的一个Hohle Fels 洞穴发现一组3万年前的象牙雕塑。这些雕塑大小约为2英寸,其艺术水平可以说是相当高超。这组作品包括一水鸟,一个是狮面人身像,还有一个是马的头部。英国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 UK) 的考古学家Anthony Sinclair宣称:“毫无疑问地,它们在世界上雕塑品艺术的资料中是最古老的作品”。

按照一般逻辑,绘画、雕塑等艺术应当有一个逐步成熟发展的过程。但是Conard的发现使人们不得不重新理解和推测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因为很显然,从目前的工作来看,Hohle Fels 洞穴的作品有相当高的水准。对此Sinclair在“自然”杂志报导中说:“欧洲最早的现代人可能就具有惊人而超常的艺术技能”。

Conard认为艺术的产生发展一定有它的具体历史背景。他在“自然”杂志报导中说:“我们可能需要放弃对于现代艺术崛起的时间和地点的观念,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民族发展他们自己特有的风格”。

*非洲16万年前人类化石出土再引发对人类起源争论

据2003年6月的《自然》杂志报导﹐一支国际考古小组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发现三颗16万年前的人类颅骨化石,化石头骨的特征十分接近现代人。考古人员在埃塞俄比亚中部找到近乎完整的一名成年男性和一名儿童的颅骨,另有一名成年人的部分颅骨。经过测定,发现其历史可回溯至十五万四千至十六万年前。研究小组负责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Tim White说,他们发现的头骨化石十分接近现代人,头骨的面部特征和现代人几乎一样。

哈佛大学的古人类学家Bar-Yossef指出,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基因研究的结果支持“ 走出非洲”理论,新发现的人类化石为这一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但是主张人类起源于各个地区的学者则认为,新发现的化石并不能证明非洲是人类惟一的起源地。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教授Milford Wolpoff认为,这些古人类头骨的出现对于非洲人类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能跳跃式地推断出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他认为,在中国与欧洲都存在与非洲独立的人类发展体系。

人类是否源自非洲,已在考古学界争论了二十五年。根据“走出非洲”理论,非洲大陆是现代人类的惟一起源。非洲人后来逐渐迁往中东,进而西迁至欧洲,有些则东移到亚洲,最后经阿拉斯加进入美洲。 非洲起源学说自80年代提出后,曾得到许多考古学证据支持。然而在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地区陆续出土了大量人类化石,这种化石存在形态一致性的延续和在地域上的广泛分布。2001年1月,澳大利亚科学家对六万年前的澳洲古人类遗骨研究后发现,它与在世界其它地区发现的、据认为是源自非洲的早期现代人类的古老DNA在遗传上没有联系。这些发现使得许多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对非洲起源假说表示质疑,他们认为世界其他地区与非洲一样存在着独立的人类发展历程,因而认为现代人类起源是多地区的。

*其它

2003年科技方面给人们留下深刻记忆的也许远不止这些。比如在电脑科技方面﹐全球网络系统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病毒攻击。在物理学方面﹐科学家首次将光“冻结”﹐在极短时间内实现零光速。在生物技术方面﹐有关干细胞与物种克隆的伦理和技术上的争论仍在继续。在环境方面﹐2003年被认为是极端气候的年份﹐欧洲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高温﹐世界不同地区的干旱﹑水灾频仍﹔而最近伊朗又发生了造成数万人死亡的大地震等等。太多的事情使人们应接不暇﹐更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而就在这时﹐2004年已经悄然走来。最后﹐谨代表大纪元科技组﹐祝读者新年快乐﹗(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本放弃希望号太空船火星探测任务
天文学家发现 新的银河系旋臂
2003科学突破之首:暗能量
俄罗斯兜售太空蜜月船票 一对四千万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