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杜导斌们的现代英雄主义

他们的笔比雷声更喧响

茉莉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12月7日讯】“他们没有佩带武器,但他们的头比剃刀更锋利,他们的笔比雷声更喧响。”当杜导斌挥手自兹去,从容做楚囚之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份子从“精神之囚”中站出来,对中共当局的以言治罪勇敢地说“不”。在笔者做义工的“关注杜导斌”网站上,签名数字一天天稳步上升,上面那句英国学者托马斯的名言,很自然地出现在笔者的头脑里。

没有刀枪,只有锋利的头脑和雷鸣健笔,一代文人英雄产生了。他们撰写大量立场鲜明的时评和政论,以其尖锐、深刻和切中时弊的正义感震动社会。他们发起一次次维护民权的抗争,不顾一己安危,以身躯去冲撞共产党的黑幕;豁出人身自由,去测试当局思想言论自由的底线。尽管在目前,这批人还只是长空一闪,还只是旷野中的微弱呼唤,但,他们已如晨星点亮辽阔中国。

这一批现代英雄是如何产生的?

隔着千山万水,我目瞪口呆地遥望国内:在声援刘荻时,杜导斌、赵达功等人喊出“我们愿陪刘荻坐牢”的口号。一旦杜导斌求仁得仁,和刘荻一样身陷囹圄,王怡、赵达功等人,又一个个发表声明:“我们愿陪杜导斌一起坐牢”。他们挺身而出的行为,并不是出于一时的意气冲动,也与个人利益无关,而是经过理性分析和思考后,所做出的勇敢决定。

产生这一批现代英雄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共当局本质的蛮横和非理性。正如王怡在《以民权对付极权》一文中说的:“他们一次次徒劳无功地打压民间的声音,一次次制造烈士和怨恨。”于是,原本说自己不想做烈士的王怡,开始质疑了:“一场没有烈士的宪政民主转型是可以期待的吗?”

这是一个令中国知识份子(主要指在专制社会中的发言者)深思的问题。所谓的“胡温新政”开始的时候,人们曾经对民间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对外表亲民的胡哥和温哥,寄托了多么美好的希望啊。然而,人们面对的,只是一个“王朝周期循环”的泥潭而已。正如王怡比喻的:“赢弱的羊也许不再是羊,但狼却依然是狼。”在黄琦、杨子立等被判,杜导斌被捕之后,中国知识份子终于认清了现实:他们遇上了一个更蛮不讲理的独裁者。

他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了:被迫成为英雄。头发根根竖立、有点像鲁迅一样激烈的杜导斌慷慨投狱。温文尔雅、声称自己是“金庸世界中老奸巨猾的写作者”的王怡,立即把“隐晦表达”改为“直白表达”,并撰文说要“用言论克服我们内心的恐惧”。把授权书交给自己选定的律师,王怡等人随时等待那不可测的危险。十几年来以笔为旗的刘晓波,早就是几进几出监狱之门,视坐牢如同回家。

以为不必承担任何痛苦与风险,就可以凭着“良性互动”的善良愿望,去实现理想的目标,争取到言论自由和基本人权,这已经被证明是犬儒式的自欺欺人。在当今中国,要推动一场深刻的社会制度变革,极其需要英雄和英雄主义。傅雷在《〈巨人三传〉译者序》中,谈到他受到贝多芬的启示,认识到:“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自私的民族。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

现代英雄与传统英雄的区分

作为一种价值定向,英雄主义和侠义精神在中国似乎濒临绝种。长期以来,由于专制者不容忍个人英雄,竭力消灭一切威胁他们权力的反抗,中国人的精神被阉割了,失去血性的芸芸大众只能苟且偷生,犬儒文化、鸵鸟心态因此弥漫天下。物资主义的商品化社会也如同隐形杀手,英雄主义被市场价值所抵制。人人向往成为豪富新贵,男人以虚张骄致为荣,女人以烟视媚行为美。满目尽是人格萎缩的庸人,很难见到特立独行的精神战士。

然而,青山绿水依然永恒。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它来自我们灵魂中不灭的渴望。比海洋更宽广的人心,既无法忍受孤独的折磨,也无法用物欲填满,它需要一种“大于我的存在”。我们常说“言必称希腊”,即由于古代希腊人真性情、真血性,酝酿了西方文明。西方文明这一座大厦,就建立在古希腊英雄主义之上。中国传统的侠客,他们浪迹四海,逐鹿中原,江湖论剑,仗义行侠,那样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是人对平庸现实的超越。

历史上,世人公认的传统英雄,不论霸王项羽,还是拿破仑,都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效忠的是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他们英勇盖世,谋求的是国家或民族对他们的承认。这种传统英雄主义,闪现着荣耀的光彩与威赫的尊严。

历史发展到今天,当某些国家的形式成为个人的桎梏,失去了进步意义,仍然执著于效忠于国家的人,就很容易从英雄变成傲臣和谄臣,甚至帮助专制的国家机器压制真正反抗的英雄。这种传统的国家英雄主义,被当今代表个体意识的犬儒主义所瓦解,是很自然的。

然而,现代英雄是完全不同的一类人。他们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识,竭力将道德诉求、正义观念与行动意识结合起来。他们既不屈服于国家的压制,也拒绝与犬儒一起沉沦。杜导斌所代表的一批自由主义知识份子,就是这种新生的文人英雄。王怡这样解释他们的道路:“这样一种争民权的道路是温和但是坚决的。因为它不需要诉诸任何崇高和整体性的价值和政治理想,它仅仅出自一个公民捍卫个人自由的秉性。”

向英雄送上我们的支持

迦里略曾经说过:“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然而,一个需要英雄却无人愿做英雄的时代更为可悲。许多中国人明明知道,一个维护民权的抗争,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但是,由于反抗专制的成本太高,付出的牺牲太大,不少人就“理智地”缩回去,安心充当看客,等待搭便车的时机来临。更有甚者,出于恐惧心理,有的人自己不敢反抗,自己没有信仰,却转过来怀疑别人的信仰,他们因此贬低英雄,诋毁反抗的价值。

在一个强权横行的国家,缺钙、软骨和精神阳痿,成了中国人的通病,这种病在海外中国人中也未能幸免。但我们的民族似乎还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从黄琦、刘荻、杨子立到杜导斌,一个个铮铮铁骨的现代英雄,在虚荣浮华、知性匮乏的时代潮流中,他们为争取人权血泪相泣,孤独地走上荆棘的漫漫长路,为这个萎靡的民族树立了一种壮烈的人生风范。

英雄不需要掌声,但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英雄们孤立无援。让我们送上我们由衷的支持:关注杜导斌网站:http://sky.prohosting.com/liudiorg/DuDaobin01.htm
签名信箱:FreeDudaobin@yahoo.com

(原载《开放》杂志)(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杜导斌被捕事件报告》简要提纲
【旧文回顾】杜导斌:援助朝鲜 养虎遗患
赵达功访谈:一个作家 沉默等于死亡
【旧文回顾】杜导斌:自由主义者更有理由乐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