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与医生交流的重要 与北费内科大夫唐婉珠一席谈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本报记者肖捷费城报导】在美国呆得久了,似乎越来越珍惜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文。并且发现很多美国人也都在学中文。偶尔翻阅报纸时看到一句“看病终于可以用国语了﹗”倍感亲切,禁不住想登门拜访。于是就有了下面的采访。

  费城北部的MapleGlen职业中心与众不同的一点是,有一间中国人开的私人诊所──那就是这位精通国语的唐婉珠医生于去年8月份开的诊所。该诊所位置很好,交通也方便。并且新住家很多。因为来美的华人受的教育往往很高,有很多华人在附近的几个大公司工作,所以华人住家也很多,很有发展潜力。

  开诊所前,唐医生在医院(GRADUATEHOSPITAL)工作两年多。之前在纽约做了3年内科住院医生。唐医生于81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与北大合并)医疗系,6年后毕业,在协和医院工作2年,专业是核医学。来美国后在宾州州立大学读药理,做了几年基础研究后决定重操医生行业。唐医生的母亲在国内是行医40多年的妇科医生,所以从小她就对医很感兴趣。

  唐医生性格很开朗,尽管工作很忙﹑压力大,她仍感到“做的很高兴。”如果碰到需住院的病人,也不用担心,因为唐医生与附近两个医院有联系,一切都很方便。

  唐医生说她开诊所的出发点就是给说国语的病人提供更方便的交流。因为中国人与美国人很多方面差异都很大。生活习惯,理解也不一样。有的来看病的朋友﹑病人,英文很好,可是医疗专词表达不出来,或不准确,就很难与美国医生沟通。有的碰到这种情况干脆就不说了。很多华人对医疗系统不理解,不清楚什么检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年龄该做什么检查。对医疗保险公司也不了解。有的人有保险,也不知怎么利用。

  这些唐医生都可以帮解释。对没有保险的,有些检查提供免费。有时她还为社区提供医疗常识。比如去黎明中文学校做讲座,或专题报导﹕为什么要检查高血压﹑怎么看医生等等。

  内科,也叫大内科,是负责为16岁以上的成人诊断治疗,包括各种系统的疾病。内科与专科不同。作为内科大夫需有广泛的知识,需要做出准确的诊断治疗,并且及时推荐对疑难病症的专科会议。

  与西方医生相比,唐医生说,因为很多中国医生也在美国训练过,并且国内的治疗理论﹑治疗方案与美国一样,所以文化背景的不同是唯一的区别。

  最后唐医生特别强调﹕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即使你工作再忙,也不要把自己的身体给忘了。要经常参加锻练,她通常给她的病人建议每天30分钟中等速度走,每周5天以上。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祥春未婚妻呼吁北京放人
消灭结核病 台中县长黄仲生率志工誓师
美国会议员麦克德玛特谈医疗健康问题
您的听力正常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