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里的秘密村

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南投报导摄影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5月7日讯】台湾南投县内湖村位于鹿谷乡往溪头的途中,历经桃芝台风重创后,居民决定以生态环境重构做为社区发展基础,村内的十二股在一片休耕的荒地上重生,成为黄缘萤及众多萤火虫栖息的场所,还有一个全新的名字,就叫“十二股黄缘萤之家”!

荒山变宝库

 由内湖村往山区的十八股产业道路,徒步约莫十几分钟可抵十二股黄缘萤之家。

 内湖村民多数是孟宗竹农,十八股产业道路也是竹林夹道,古风朴朴、幽然惬意。只是,十余年来,孟宗竹因产值越来越低,竹农尝试把小部分农地转作茶叶或稻米,还是不符投资报酬率,部分田地休耕成为荒田。而不再施洒农药、任荒草蔓生的结果,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极丰茂的自然体系,植物与昆虫种类多达数十种,俨然最佳的生态教室。

 去年起,在农委会特有生物中心协助下,十二股逐步朝向更专业的萤火虫栖地进行复育工作,并将栖地环境营造成适于水生萤火虫幼虫生长的湿地,以及适合大多数萤火虫成虫栖息繁衍的陆生植物区。

 据过去一年来的观察记录,曾出现在十二股的萤火虫分别有红胸腕、黄缘萤、黑翅萤、黄胸黑翅萤、红胸黑翅萤、大端黑萤、端黑萤、赤腹栉角萤、梭德式脉赤萤、拟纹萤、橙萤、台湾山腕……等。

竹子架栈道

 一方面为了方便夜间观赏萤火虫,同时避免破坏栖地环境,内湖社区居民特别以当地盛产的孟宗竹为材,在离栖地地面约一公尺的高度架筑栈道。夜间漫步在栈道上欣赏萤火虫,果真如星空萤海般壮观。

 栖地的夜晚有萤海,还有蛙类鼓噪,十足农村情调。而栖地环境的白天,还有另一种观察自然生态的乐趣。

 在栖地湿地区内散见的小水塘,光水生植物就有水柳、水蓑衣、台湾萍蓬草、鸭舌草、小莕菜、金鱼草、青萍及槐叶蘋等。陆生植物也有山桂花、冇骨消、野姜花、咸丰草、紫花霍香蓟等十余种。

 阳光明媚的早晨,凝聚在水塘浮萍与芋叶上的露珠,闪耀着五彩金光,而最常拜访区内水草的便是紫红青蜓、善变蜻蜓等,据估蜻蜓种类也多达十余种,加上台湾黄蝶、黑凤蝶、蛇目蝶等近十种蝴蝶,每一种小昆虫选择自己喜好的花叶戏耍,这小小的黄缘萤之家,白天竟也缤纷多彩!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岁寒三友图---金俊明 文冉 金传(清)
SARS入侵? 竹科否认
硅导计划吸引美国高科技在台设研发中心
劳动节劳工与反战示威 欧洲数百万人上街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