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陆委会:香港司法独立及新闻自由前景存隐忧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30日讯】﹝中央社记者彭思舟台北三十日电﹞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今天发布“香港移交六周年情势研析报告”,这份报告指出,香港移交以来,政治运作虽尚称平稳,惟司法独立及新闻自由前景仍存隐忧。

报告指出,自一九九七年十月金融风暴后低迷的经济,在通缩持续三年多后,去年成长终较前年显着回升,惟今年初的美伊战事,以及SARS疫情,显将影响香港今年的经济。港府的因应及纾困措施是否得宜,以及投资者的信心,将是经济能否振兴的关键。

陆委会说,香港与大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若能落实,当有助振兴香港经济,然而香港如何保持独立的海关、独立的金融体系和港元地位以维持其竞争优势,以及克服大陆行政不透明、法规复杂、各省市不同调等问题,仍待观察。

香港SARS疫情的爆发,也造成社会人心浮动情绪紧张,经济成长受挫,国际形象受损,对港府处理措施的不满,亦转成对特首及港府的不满。董建华连任特首后,虽积极推动实施“主要官员问责制”,惟成效与民众对于“问责制”的期盼颇有差距,以致对港府威信造成严重损害。

尤其,香港基本法第廿三条立法(即国家安全条例),引发香港朝野激烈的争辩冲突,导致社会分化,甚至影响将来经济的发展,亦可能影响台湾在港活动空间,台湾政府将与国际共同关注,并秉持陈总统就两岸关系所宣示的“善意和解、积极合作、永久和平”的精神,从善意、务实及服务为出发点,积极推动相关工作。

这份报告也就香港过去一年的总体情势,提出各种评析,包括问责制成效不理想,港府民望下降,因为“主要官员问责制”改变百年来香港的官僚体制运作模式,港府的施政成效责任亦由问责高官完全承受,各界极为关注。然而相继发生的事件中,却让港人质疑港府及官员推动问责的决心。

首先,因公布对于股价过低的股票除牌咨询文件,引发股价急跌,事后各业务主管却互卸责任;后又发生财政司司长因提前购新车,引发避课新税的争议,两事件的主要焦点人物事后虽均向社会道歉,惟与民众对于“问责制”的期盼颇有差距,以致对港府威信造成严重损害,近期香港大学的民调结果显示,所有关于特首及特区政府的调查数字都是处于六年来新低,当中,市民对特首施政方针近半年的满意程度平均只有一成三,而对特区政府表现的满意程度则平均只有一成半。

其次,香港基本法第廿三条立法引发争议及分化,因为香港基本法第廿三条规定港府应就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窃取国家机密、禁止外国政治性组织在港进行政治活动,以及和外国政治性组织建立联系等罪行立法,究其实,在一般民主国家亦有类似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然而在民主国家中有代表民意的立法机关监督并制衡立法的过程及将来的执行,但香港尚未普选,而立法机关亦无法与行政部门抗衡,以致其正当性令人疑虑。

加以江泽民在董建华就任第二届特首宣誓仪式上竟表示,“港人应该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和统一”,不久港府即宣布将推动基本法第廿三条立法工作(即“国家安全条例”),使得此项立法自始即被视为应北京要求而执行的工作,也使得整个立法过程充满冲突。

香港与国际反对立法的团体或国家,担忧香港民主自由人权受损,破坏“一国两制”,因而在立法会中,反对立法的议员与政府及支持立法的议员发生激烈争辩或冲突;社会上,发生自“六四”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反立法大游行,港府中央政策组所属“社会凝聚小组”警告香港社会或将因支持与反对立法而严重分化。国际上亦高度关切立法,单是美国政府(包括白宫、国务院、国会、驻港总领事)就该条例发表的声明或评论即达廿次,英国亦明指该项立法是自“九七”以来最敏感的法例。

台湾政府也就条例中可能涉及台湾部分,如“域外效力”对具香港永久性身份国人的影响、友好台湾社团与台湾联系问题、警察调查权对台湾驻港机构正常运作影响等问题,积极向港府表示关切。另有国际评比公司担忧条例影响资讯流通,破坏营商环境,将导致外资裹足不前甚或撤离香港,最终阻碍香港经济发展。不过,以目前迹象显示,香港国家安全条例应可如期完成立法,但是香港当地及国际社会对条例可能破坏“一国两制”而倾向“一国一制”的忧虑未减反增,港府应审慎思考及处理国家安全条例的执行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