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老大娘街头摔倒 媒体有哪些新闻价值取向

刘丹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4日讯】读者投稿/最近网上流传一则虚拟的幽默新闻,说的是一位大娘在街头摔倒后,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的四家报纸分别对其进行报道。其间差异甚大,每一篇都有夸张之处,但它们非常形象地表现出媒体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取向。

*“大娘在街头摔倒”的几个版本

  大陆媒体:报道极力淡化大娘摔倒所受到的伤害,而是从另一个侧面去大加赞美送大娘去医院的人,宣传助人为乐的事迹,“今日一大娘出门买菜时,一不留神摔倒,随后被路人扶起,后有人拨打110,110 马上赶到,将大娘就近送到医院。忙前忙后,并且为大娘垫付了医药费。经医生诊治,只是掉了一颗门牙,没有生命危险。没有留下姓名悄悄走了”,并且进一步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正在国外访问的市领导接受电话采访时指出,从这件事情看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是改革开放的成就,是我们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香港媒体:在文中指责港府办事不力,进而质问公共设施的投资情况,“今晨一老妪出行时,因路面不平扑倒,摔掉门牙。路人将其扶起,对老妪的不幸表示同情。并纷纷指责港府近年来整治道路不力,在税收的使用上和公共设施的改善上工作不力,导致市民摔倒事件发生”。香港媒体没忘采访各界人士,并适时地小小批评了一番,“自今年年初以来,港府不仅在公共设施的投资上出现很多贻误,而且在教育以及公共卫生事业上,都显得不够主动和积极,引起市民不满”。

  台湾媒体:也是以批评监督的口吻报道这一事情,“针对近期多数老年人在同一处摔倒而致伤,公用局官员虽然已做出解释,但今日的摔伤事件又增加了市民的愤怒,纷纷指责公用局光吃饭不干事,挥霍钱财,有挪用修缮资金的嫌疑”。但与香港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也是为弱势群体说话,但明显看得出,就大娘摔倒这件小事,也能被党派斗争利用,成为两党相互诋毁的材料:“市民要求公用局负责道路维修的官员引咎辞职,立即公开道路修缮资金的去向,并且迁怒于自民党,指责自民党纵容党徒不务正业,致使民众受到伤害,出行缺乏安全感。而自民党发言提示市民不要轻信谣言,认为是国民党的栽赃陷害,小题大作”。

  美国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始终都让人感觉到它的冷静和严谨,大量引用具体数据佐证,并没有批评和赞扬某一方,而是逻辑严密地陈述这一事实。报道中体现出美国公民的自由意识以及个人权利意识,“一怒之下,珍尼(摔掉门牙的老妪)在征求律师的意见后,准备状告美国政府保护公民不力。要求美国政府对她摔掉的门牙予以1.3亿美金的赔偿”。女权主义者也有了行动,“该妇女组织发言人在演讲中声称,牙的作用不光是用来吃饭和美观的,它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无法想象珍尼戴着假牙的生活的境遇,该发言人还指出,如果莱温斯基小姐像珍尼女士一样少一颗门牙,或者戴着假牙,克林顿总统还会对她有兴趣吗,她还做得了白宫的实习生吗?”

*不同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价值的认定,有两方面的依据:一个是新闻事实本身含有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某些特点,具有报道的价值,即具有足以构成新闻的事实本身的价值。(1)①另一个依据来自写作主体,或接受主体对新闻事实所产生的关注程度和认识判断,即对新闻事实所给予的价值认定,这是新闻价值取向的主体依据。(2)②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社会群体或个人的新闻价值观是各异的。

  新闻价值取向的确立从属于一定社会新闻传播体系,受到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的制约。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内在依据。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新闻价值取向是在大众化报纸兴起、新闻商品化这一客观背景下产生的,它按照商品交换的观念,研究什么样的商品最能吸引读者,销路最广,因此美国的新闻价值观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价值观。受众在选择新闻时,首先考虑的是新鲜性、接近性、趣味性、情感性。美国媒体强调新闻价值对人的关注。在美国新闻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单个的人——“这一个”上,把个人的事件放在社会背景和制度下来分析,大多采用钻井式的报道。他们从个人出发,以个人作为报道的起点和终点,既剖析了问题的根源,又突出了人的个性。

  香港和台湾媒体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在新闻价值取向方面与美国较为接近,都比较关注制度文明,但又各具特色。像这样的扶老携幼的好人好事,大陆媒体上一直都喜欢报道,但没有从制度角度来考虑问题。在这则虚拟的幽默新闻中,大陆媒体写到“110 马上赶到,将大娘就近送到医院。 忙前忙后,并且为大娘垫付了医药费”,表扬的是110,但从中也可看出医院发现伤者没有钱后,是等着别人垫付了费用才相救的。

  我国大陆常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实还有一个制度文明也是很重要,非常需要重视。我们改革开放主要是改革了经济体制,才迸发出社会生产力。现在我们的媒体还要重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制度的改革和改善。我们过去有许多精神文明的宣传往往是反面文章正面做,如宣传“渤二号”事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在其他三家的媒体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公共设施和制度文明的关心。

  新闻价值取向相异是无法避免的,全球媒体各有自己已形成的新闻价值取向标准。中国业已加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媒体也要走出国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受众将很方便在国内外网站上浏览新闻。现实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一方面,媒体所采用的价值标准,是否会得到受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另一方面,互联网把我国的新闻宣传置于世界化的虚拟社会,如果媒体在很多方面仍遵循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来操作,如重点报道、不予报道、推迟报道、省略报道、湮没报道、内外有别报道等,这些方式在这个网络传播非常发达的时代作用是有限的。例如,你认为这个新闻应该推迟报道,但很多网上媒体却把它抢先披露出来,受众完全可以绕过你而率先获知。在网络时代,已经难以对信息资源绝对垄断。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由于过分强调新闻的宣传价值,只从指导性、工作性出发取舍新闻,造成了新闻功能的单一化。新闻的协调社会关系、传播信息、服务受众生活等多种功能一度被忽视。在现实新闻改革的过程中,单向的指导性逐渐转变为双向的沟通,既有指导,又有监督。受众在接受新闻的时候,需要的是平等的对话和自由的交流。因此,新时期的媒体要从实际出发,调整好新闻价值取向,在受众与传者意识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获得最佳传播效果。

  注释:

  (1)(2)姚里军着《中西新闻写作比较》第39页、40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