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汲取萨斯教训 舆论控制难改

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听证会:萨斯对中国舆论控制的影响

标签:

【大纪元6月8日讯】大纪元日报记者杨红华府报导/SARS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冲击﹐涉及到经济﹐公共健康以及舆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6月6日﹐针对SARS给中国的经济和舆论控制带来的影响举办听证会。研究中国舆论控制问题方面的学者肖强﹐夏比尔﹐张而平和于茂春到会作证。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院柏克莱中国互联网专题主任肖强在SARS传播阶段对中国的互联网进行跟踪研究﹐他发现中国政府建立了严实的网络空间控制﹐使互联网和BBS不能成为独立的﹐替补的公众媒体。

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对互联网封锁和过滤﹐逮捕被监视的互联网的使用人和出版人﹐以及要求私人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网吧拥有者﹑和网站管理者对网上内容负责。他说﹐1995年以来﹐中国制定了60多条法律管理互联网上等活动。目前中国雇用三万多网络警察对网页﹑聊天室﹑和私人电子信箱进行监控。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危机很快就会影响到世界各国﹐帮助推动中国信息﹐世界各国都会受益。

*“非典型肺炎”成过滤词汇

动态网技术总裁比尔‧夏介绍﹐比尔公司提供的动态网技术可以让中国网民看到国外信息不备过滤。据他观察﹐中国网上对SARS的报导从未偏离传统媒体基调。4月20日中国政府承认SARS在中国传播以后﹐“非典型肺炎”一词成为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的过滤词汇﹐而且动态网当天的使用流量增加了50%﹐这种增加的趋势一直保持至今﹐6月2日打破动态网的记录﹐这一天中国官方报导SARS病人零增长。

他说﹐这些反馈显示在面对生命威胁的时候﹐人们渴望得到真实的消息﹐也说明人们对官方消息的不信任。

*至少三万网警

佛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研究生张而平以法轮功为例分析了中国通过舆论﹐控制人们的思想﹐使无辜的人彼此伤害。他说﹕“同样的悲剧在1999年夏天重演﹕江泽民对于一个叫做法轮功的和平传统的打坐练习开始迫害。由于江泽民个人恐惧法轮功修炼者的数目(大约七千万至一亿)﹐以及传统中国文化的复苏﹐于是他下令他的宣传机器开始做毁谤宣传﹐诋毁法轮功创始人以及法轮功﹐并且将自杀和杀人案栽赃在法轮功修炼者身上。

据悉﹐中国充满敌意的防御其资讯垄断系统﹐目前逮捕网上异议者是靠一个叫做Golden Shield的软体。研究人员表示﹐这个秘密软体是由中国公共安全和资讯工业部掌控﹐分配相当可观的金融与人力资源而成﹐其中涉及估计至少三万名网路警察﹐能够侦察﹐确认﹐逮捕网上异议者。

张而平说﹕“美国公民李祥春医生由被怀疑“准备”插播电视讯号﹐向中国社会揭露法轮功被迫害的事实﹐而被判刑三年﹐目前在中国服刑。李祥春在中国监狱已被关押超过4个月﹐并自五月27日起实行绝食抗议﹐据一位美国驻上海使馆官员的消息﹐李祥春医师被毒打﹐被强迫灌食迫害﹐还被强迫接受洗脑。美国政府与李祥春医生的美国同胞们﹐应该关注此事。我们如何慇切地盼望中国政权现在诚实公布萨斯疫情﹐和其它资讯﹐只要李祥春医生和其他试图突破封锁的异议人士还被监禁着﹐就证实了一个令人痛苦的明显事实﹕中国对于资讯的封锁和从前一模一样的严厉。”

他透露﹐在过去的四年中﹐中国在视听方面向人民灌输对于法轮功的负面宣传。在缺乏其它讯息来源的情况下﹐中国人民不能够了解法轮功就像所有传统佛家修炼一样﹐禁止杀生﹐提倡非暴力以及真善忍的原则。但是对于法轮功的错误资讯促使邻居告发邻居修炼法轮功﹐学校开除修炼法轮功的学生﹐家人反对亲人修炼法轮功。对于数百万的中国老百姓而言﹐对于法轮功的迫害﹐就好像文化大革命那些黑暗生活又复活了一样。数以万计的法轮功修炼者被投入监牢﹐劳改营﹐精神病院﹐而中国大多数的老百姓们至今却还不知道对于法轮功修炼者暴行的残酷程度。

*张﹑孟非因掩盖SARS免职

海军学院副教授于茂春分析﹐人们以为SARS是一个契机,可打开中国舆论控制的缺口﹐但是从卫生部副部长高强5月30日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张文康和孟学农并不是因为掩盖SARS疫情而被免职﹐而是因为未能将疫情通报最高领导层。而且最近中国发布的管理条例特别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包括新闻机构向公众发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因此他认为中国今后会加强内部信息沟通渠道﹐但不会改善对公众的舆论控制。

他还指出中国是记者无国界评选出的舆论控制第138名﹐比北韩只好一点﹐北韩是第139名。他认为舆论控制是中国独裁政权的特征﹐没有舆论控制这个政权就不会存在﹐因此中国不会因为害怕SARS而自动开放舆论自由。尽管如此﹐SARS给受中国舆论欺骗50年的民众一个冲击﹐可能改变他们一贯以来在舆论控制环境中形成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一个黑点
一个黑点 人气 6
中国内地可疑的群体发热事件
亚洲时报:防民之口甚于防炎
澳门当局担心登革热再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