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治危机成为舆论焦点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12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许波7月11日报导) 香港最近针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出现了两次举世瞩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使香港特区政府陷入危机,也使中国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一国两制”政策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香港问题自1997年回归中国以来再次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

*北京陷入两难境地*

中国政府目前正试图淡化香港的政治危机,外交部发言人日前在记者会上以评论香港内部事务不合适为由,尽量避开香港连日来出现的一系列政治事件。许多西方媒体认为,香港民众对拟议中的反颠覆法的强烈不满的情绪使北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而只能尴尬地采取闭口不谈的策略。

《纽约时报》发表分析文章指出,中国官方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证明香港自从1997年回归中国后一直在内部事务方面享有自治权。《纽约时报》的文章还说,有政治专家认为,由于目前的事件正在挑战北京最神圣的一些政治信条,因此中国当局现在要宣布其政策特别困难。

《华盛顿邮报》的报导指出,在国安草案立法无限期推迟的情况下,香港依旧出现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示威者的诉求是要求直接选举。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导说,过去一个星期,北京对香港游行的震惊和变化无常,香港行政会议一成员辞职和公众呼吁特区行政长官辞职加深了京港两地的危机。

*香港经受历史性考验*

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7月10号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说,香港刚刚经受了一次历史性的严峻考验。他说,7月1日50万港人的大游行发出一个简单明了但坚定有力的信息:他们深切关注自由,并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听到。凯利指出,香港政府在最后一刻决定取消就新的叛国和反颠覆立法进行投票的计划,是尊重香港人民意愿的表现。

*推迟立法不是危机*

然而,旅居美国的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严家其则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香港推迟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决定,他认为这并不是一场危机,而是北京当局乐于看到的事情。严家其说:“香港这次推迟23条立法对北京来讲不是一个危机。而且,北京看到能够这样妥善地解决问题,看到香港能够对游行、对民意有妥善的回应,我感到北京是感到高兴的。这次香港这样处理问题,对北京来讲,看到香港在这个很根本的问题上重视香港市民的情绪,没有急急忙忙、迫不及待的进行立法。我感到这说明香港在维护一国两制方面的一个进步。而且国外舆论的反应,无论是美国英国的反应都是好的。”

*北京表现冷静慎重*

香港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则认为,虽然香港最近的大游行对北京是一个震动,但中国政府还是没有用以往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这一问题。何亮亮说:“那么这个游行呢显然是对北京官方相当大的一个震动。但是北京官方在我看来到目前为止一直是相当冷静地在看这个问题。第一,如果按照过去的做法,它很可能匆忙地做出反应,认为这是国外的反华势力操纵的,香港本地也有一些这样的说法。但是实际上谁有那么大的本事能把50万香港市民煽动到街上游行。显然都是自发的。都是在表达他们的一个诉求。所以北京在这个问题上显然相当的冷静和慎重。”

*未来如何很难预测*

何亮亮指出,香港媒体有报导说,最近北京派了很多官员到香港了解情况,这显然是认为在七一之前北京在香港的机构向北京报告的情况显然是不准确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北京完全没有料到在香港回归6周年的时候香港会有这么多人的游行。何亮亮说,无论是北京当局还是大陆媒体,目前都没有对香港问题表态,而是采取观望的态度。何亮亮说:“反正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的媒体完全没有报导,也没有评论。既没有批评,更不会赞扬这个事情。那么中国大陆的最高领导层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对这个问题表态。所以实际上香港现在的局势我觉得各方也都在观望。未来怎么样,现在都很难预测。”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香港一名男子证实感染霍乱
港报指北京当局选择对香港风暴不表态
长江流域暴雨造成近三百人死亡
日本人平均寿命再创新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