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改变七月九日立法立场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7日讯】(美国之音记者熊健香港7月7日报导) 由于香港自由党主席宣布要求特区政府押后恢复二读国家安全条例草案,特区行政长官被迫改变七月五号所坚持七月九号如期立法的立场。这项宣布化解了香港的一个严重的政治危机却突显了香港行政当局的管治危机。

*以三项修订回应港民*

七月五号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终于回应了五十万香港市民上街游行所表达的对特区政府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所引起的不满和担心。他作了三项重要的修订来消除市民的疑虑。其中包括在有关非法披露的官方机密的条文中加入公众利益抗辩的理由,取消香港当地组织从属于已经遭遇中国中央政府禁制的内地组织的有关条款以及取消香港警方在没有法庭手令也可以进屋行使紧急调查权的有关条文。

可是董建华却执意在七月九号如期在立法会就国家安全条例草案进行二读和三读;理由是防止社会进一步分化,以便可以专心搞香港的经济建设。董建华的回应立即受到专业人士,新闻界人士和许多香港人士的强力反响。其中代表商界的香港自由党的主席田北俊突然在七月六号深夜十点发表声明辞去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的职务。要求押后恢复二读草案并且重申基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理由继续支持草案的立法工作。

*港府管制风格犹豫寡断*

董建华立即召开行政会议特别会议。在评估了政治形势之后,被迫发表声明将国安条例草案押后恢复二读,并且表示未来的一段时间加强向市民解释修订的内容。董建华的这项行动适时地化解了香港的一场政治危机。它至少给立法者、法律专业人士、新闻界人士和关心二十三条立法的广大市民有相当的时间研究探讨和了解国安条例修正的内容。

从整个事件处理的过程来看,董建华在处理这个事件上反反复复,而且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才改变立场,这突显了行政当局的犹豫不决,忧柔寡断的管治风格。所谓被逼迫就是董建华审时度势,发觉执意在七月九号进行二读一定得不到立法会多数票的支持。因为民主派的22票加上自由党的八票会使得特区政府提出的草案得不到过半数票的支持。

*立法官员表现比较差*

担任中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的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宏毅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表示,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反应出董建华七月五号的决定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陈宏毅说:“这次23条立法的程序出现了一些失误和问题。这导致今天的局面。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负责向社会人士介绍或者推广这个立法官员表现比较差。人民都对她很反感。这两个因素是导致23条立法所谓流产的原因。”但是陈宏毅教授指出在立法的内容方面当然还是具有一些争议性的问题,可是现在特区政府做出了重大的让步;原来有争议性的问题的争议性已经大大减少。因此,如果特区政府吸取这次事件的教训,重新用一个比较合理,不是以前那么仓促的程序,或者换一个人负责立法事务,相信这个立法得到通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应重新调动负责官员*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梁美芬表示,实际上民意很清楚他们不单单反对二十三条;他们对整个政府管治的文化和问责制名存实亡非常不满意。梁美芬说:“香港人你看到游行是一个很高水平的。他们需要的并不是说我不能接受香港经济差,而是政府对民意回应和处理的方法。回应除了技术上修正这三条争议性的条文以外,实际上要作的是要回应民意,应该是把有负责的官员作重新的调动。应该有人一定要辞职的。”梁美芬指出如果特区政府在两个月之前就能广泛咨询民众而不是用行政强迫式的硬性推销政府的草案而做出这三项修正的话,也不会遭到现今这种尴尬的局面了。

记者从实地采访游行实况看得出,这次事件也反映了香港人民争取人权自由的决心。他们不惜冒着烈阳大规模得走上街头进行抗政用行动迫使政府聆听民意。这次举动是否给中国大陆热爱自由的同胞上了一个宝贵的民主课呢?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调查指五十万港人游行参与者多为中产阶级
田北俊突然宣布辞职 董建华陷入困境
林保华: 董建华是香港的外来政权
【香港焦点】凌锋:冲过“死线”﹐提防“魔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