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淡化香港押后立法事件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8日讯】亚洲时报淼野7月8日报导/香港押后《基本法》23条立法一事在已经是沸沸扬扬,但中国内地媒体连续两日保持平静,”押后”更成为禁忌。素来比传统媒体多一些自由空间的网络论坛也似乎有局部控制,门户网站”新浪”公然删帖。

一贯以报道及时作标榜的新华社直到周一下午才发出电讯稿,但措辞十分含糊和谨慎,连”押后”两个字都没有提及,内地很明显是在淡化香港政府押后23条立法事件。

新华社周一(7月7日)下午5时电讯稿《董建华宣布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继续进行公众咨询》周二被全国各大媒体刊发,电讯稿只有区区149字,电讯稿称,”为进一步听取和吸纳广大香港市民的意见,行政长官董建华7日宣布对修订内容继续进行公众咨询,加强向市民解释修订案内容。”电讯稿中还引述董建华的话强调,”立法保障国家安全是香港特区不可推卸的责任,尽早完成条例草案的立法工作,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各界集中精力为经济复苏共同努力。”

电讯稿中对香港政府押后23条立法二读报道的很隐晦,从文字上看不出香港政府目前面临的严峻情况,电讯稿中未提及23条立法二读押后,对于这次香港特区政府推迟23条立法二读完全是轻描淡写,丝毫看不出香港政府是在香港50万人游行和田北俊辞职的压力下改变原来的立法计划。

内地的报纸周二都刊发了新华社周一下午的电讯稿,网路媒体也是谨慎的处理这一消息,各大门户网站都对这一消息进行”冷处理”,淹没在茫茫普通新闻的大海中。门户网站对涉及敏感字眼的评论也是毫不客气的删贴,新浪网截止周二12时有关的评论是叫人难以置信的0条,搜狐是187条,而平时的新闻评论动辄数百条,多则几千条。

在这次报道中,内地媒体再次表现出”内紧外松”的策略,作为对外宣传视窗的中新社则在报道的尺度上则更为宽松,周一发表题为《董建华宣布第23条立法草案二读押后》电讯稿,周二发《高祀仁:尊重港府押后基本法23条立法二读》电讯稿,稿中直接提到”23条押后”,虽然没有详细的报道目前香港政府押后23条的背景,但比起新华社的电讯稿已经是清晰很多了。

目前中央政府对于香港政府23条立法押后一直没有公开明确表态,中国外交部和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发言人,在媒体问到对香港押后23条立法的看法时,都拒绝发表意见。从近日中央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处理分析,中央政府并不愿意在公开场合对此表态是不欲在23条立法上授外界以话柄,表明中央政府是遵循”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立场。(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华尔街日报:董的官位危险 北京风险更高
田北俊突请辞 香港掀起倒董风
新闻短评:电视插播与放火点灯
美国议员称香港23条立法延后只是第一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