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槟榔变绿林

满目疮痍的九二一地震灾区和兴村,摇身变成生机蓬勃的地球生态村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7日讯】走进南投县中寮乡“和兴有机文化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无法想像这个村落曾是九二一大地震最严重的灾区之一!

放弃事业 与乡亲共渡难关

当年震灾过后,惊魂未定的村民,竟又面临迁村问题。让一向依赖土地维生的乡亲,顿时陷于前途未卜的恐慌中,茫然不知所措……。

张桎源是一个在和兴村土生土长,成年后离乡在外,事业有成的年轻人,原以为当企业家、开宾士、住洋房,生活样样高人一等,才是成功的人生。但是一场地震,却让他豁然想到:“即使是成功的企业家也可能在地震中死去,一切化为乌有。”感叹生命无常,让他对人生的价值观和成功的定义,有了一个迥然不同的认识。就这样一转念,张桎源毅然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回到如废墟般的家乡与乡亲共渡难关。

两全其美 让槟榔变成绿林

地震后联外交通中断,重建的第一件工作就是修道路。始终相信“自助人助”的张桎源认为,道路是维系全村人的命脉,不能等政府慢吞吞的行政手续。于是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自力完成了修复道路的工程。

接下来便是确立愿景目标。经过半年的思考,张桎源提出“有机文化村”的构想,将传统农业转型为“休闲观光农业”,满足国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为和兴村再创生机。经过讨论后,决定了四个方案:槟榔变绿林、护土救水源、适地耕作、森林农耕法。

由于“造林”是让大地回归自然生态的基础,所以将“槟榔变绿林”至关重要。不过,不利水土保持的槟榔,却是村民维持生计的财源。为了顾虑村人的生活,张桎源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式:“不砍槟榔,而是在槟榔间植树;并采用点株造林,不需完整的土地,只要按规定的距离去种就可以了;当槟榔老化砍除后,森林自然形成。”这个构想获得村民的认同并积极配合!

自助人助 从有机创造生机

和兴村民的自助行动,引发社会上热烈的回响。时报文教基金会提供了36万棵树苗;中钢、国泰等大企业和民间热心人士积极参与认养并协助造林;中兴大学农学院进入指导有机栽培。原本寂静寥落的和兴村,刹时展现了蓬勃的生机!

由水土保持局协助施工的河川整治工程,张桎源与村民取得共识,舍弃破坏自然生态的水泥堤岸,采用能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生态工法”整治,将破坏降至最低。而沿着河岸的腹地,张桎源提出“台湾原生种植物公园”的构想,在他的宣导鼓励下,由村民慷慨捐赠了六公顷土地,规划成原生植物区、水生植物区、动物昆虫区、蝴蝶园、亲子戏水区等不同主题。在陈总统亲手种植第一棵原生植物“无患子”后,村民们合力将这片原本荒芜杂乱的土地,打造成生趣盎然的公园。

“和兴村有机文化协会”成立之后,担任总干事的张桎源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辅导农民由少用农药、多用有机肥料开始,慢慢达到无农药、无化肥的要求;并成立“合作农场”、建立形象和商标,现农场已有47位农民参与,面积达67公顷。──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