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高欠款 健保局送强制执行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魏怡嘉╱台北报导〕北、高两市积欠健保补助款达二百八十多亿,健保局昨日宣布,将北、高两市送交行政执行,健保局副总经理赖进祥表示,两封行政执行函,健保局已以双挂号寄出,未来若北、高两市有还款计划,应向法务部行政执行署提出,健保局将不再受理。

  赖进祥指出,一般民众积欠数千元健保费,依法将受到加征滞纳金及移送强制执行的处分,反观北、高两市,积欠健保补助款高达二百八十多亿,却未受到处罚,相当不公平,健保局向北、高两市提出行政执行追讨健保欠款,要的不是健保局的钱,而是全民的钱,这也是健保局首度对政府单位提出行政执行。

  赖进祥更痛批台北市政府不但无还款诚意,还蓄意技术拖延,先是声请释宪,继之又提起诉愿及言辞辩论,接着又声请停止执行等,最近则又提出行政诉讼,拖延之意至为明显。

  北、高两市健保补助款欠费问题若迟不解决,健保局估计,不出十年,光是北、高两市的健保欠款,就可达到一千亿,届时健保财务势必会出现重大危险,恐危及健保制度的维系;健保局认为,在财政较北、高两市更为困难的县市都提出还款计划之际,北、高两市健保欠费问题不能再拖,经卫生署长批示后,健保局决付诸行动,提出行政执行。

  至于北、高两市认为健保法有关直辖市应负健保补助款的比率未尽合理,赖进祥表示,其可以建议修法,但在完成修法之前,仍应依照现行规定,支应应负担的健保补助款。

北市府 声请停止强制执行

〔记者林相美╱台北报导〕针对健保局将强制催收健保费补助款,北市府高层昨天紧急召开危机处理小组因应。台北市劳工局长严祥鸾表示,市府昨天已向高等行政法院声请停止强制执行,一旦接到行政执行处通知,也会提起声明异议。至于劳委会驳回市府的诉愿案,严祥鸾表示,市府会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由于健保局和市府对于补助人数的计算基准有极大差距,严祥鸾也呼吁健保局能提出具体的说明。严祥鸾表示,健保局主张计算补助款标准是依照投保单位的营业所在地,因此,北市应负担两百零一万人的补助款,但是根据大法官会议五五○号解释,补助款应以所辖居民为限,依照户籍资料,设籍北市的劳工仅有八十一万人,两方主张的差距相当大,但健保局从未针对他们的计算基准提出说明。

  严祥鸾表示,市府不断要求协商,但健保局却不与市府协商,仅急于修法,而依照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行政院无权对九十二年六月前的款项进行强制执行。

  严祥鸾表示,若依照市府主张的计算基准,可节省约三分之二的款项,而健保局主张的款项有一百亿元,约占市府预算的百分之九,市府一定要捍卫市民的权益及钱。严祥鸾强调,市府绝对有诚意解决问题,一旦接到行政执行处的通知,将会依照法律程序提起声明异议。

  高雄市财政局一名官员表示,如今已进入行政执行程序,后续一切作为只有依法律进行。

积欠劳保费 北市府诉愿遭驳回

〔记者丁匀婷╱台北报导〕台北市积欠劳委会劳工保险费补助款达一百二十七点五亿元,去年台北市不服劳委会催缴而提出诉愿,劳委会昨日做出“不受理诉愿”的决议,并立即函发给台北市政府,该会表示,没有要求一次还清,可分期摊还缴回。

  劳委会表示,台北市政府自民国八十一年至八十四年度积欠劳保费补助款,之后陈水扁出任台北市长时,依时缴交,在马英九担任市长后的民国八十九年十一月起,持续积欠劳保费补助款,截至去年十一月底,累积积欠金额已达一百二十七点五亿元。

  这份诉愿书指出,劳委会于去年五月七日函请台北市政府,希望在去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劳保费补助款,如果逾期未缴交劳保费补助款,将移送行政执行处强制执行,台北市政府以不服为由,向劳委会提出诉愿,并于去年十二月十二日于劳委会进行言词辩论。

  劳委会表示,在台北市提出诉愿后,劳保局已在去年十月八日同意诉愿确定前,暂缓移送强制执行,而劳保局的催缴通知只是提醒台北市政府缴款,不具行政处分效力,当时台北市政府接获催缴通知后,未在三十日内上诉,放弃陈述意见的机会。

  劳委会举例指出,现行工会法规定劳工应以工作所在地参加所属的产职业工会,辅助劳工建购住宅贷款的申贷对象也以工作地点提出,劳工教育补助对象也设定为县市各事业单位、工会及民间团体,然而,台北市政府办理此类劳工事务时,皆以“劳工劳务提供地点”为准,而非以劳工设籍地为依据。

  劳委会表示,该会劳保局历年来已经以电话催缴、发函催缴、派员促催,并邀集相关机关开会协议,希望台北市政府核实编列预算及按时缴纳,不过,台北市始终未如期办理。至于积欠劳保费补助款达一百零八点五亿元的高雄市已编列预算,提出摊还计划。

  劳委会表示,在做出决议后,若台北市政府不服决定,得于决定书送达次日起两个月内,向原处分机关所在地之所属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