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劳退金新制 企业未来5年须年拨2842亿元

【大纪元10月2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高嘉和╱台北报导〕台湾全国工业总会最近委托专业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劳退金负债评估调查,发现以400家公开发行公司为样本,推估未来5年每年企业对台湾劳工应补足的劳退金达1468亿元,加上劳工选择新旧制每年提拨金额约1374亿元,合计企业须补拨高达2842亿元,几乎是国家预算的18%。

其中以劳力密集的传统产业冲击最大,每年应提拨的金额将严重侵蚀利润,将造成亏损、资金冻结,甚至衍生一连串的劳工解雇潮,不能等闲视之。

工总指出,劳工退休金条例从今年6月底总统公布,到明年7月1日施行,虽有1年缓冲期,但攸关企业未来损益及现金流量的相关子法尚未公布,已造成企业面临极度不确定的风险,假如子法采取严格的标准,企业恐将面临亏损或周转困顿等问题。

工总说,目前公开发行公司都得依规定按“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18号 – 退休金会计处理准则”,揭露退休金负债及退休金费用,未来退休负债已在各年度损益表中认列退休费用。虽然规定上,劳工退休准备金由各事业单位依每月薪资总额的2%到15%范围内按月提拨,但实务上,大部分企业均按2%提拨,而未公开发行的中小企业目前并未依18号公报规定揭露退休金负债与退休金费用,潜在冲击更大。

这项调查是以400家公开发行公司的员工资料做为调查基础,再依主计处提供的工业部门、制造业及劳委会劳动条件处提供的台湾劳工平均月薪、人数及平均年资等资料,来推算未来5年企业应补足的劳退金金额与应缴金额。

调查发现,结算到去年底,以台湾有一定雇主劳工约590万人推估,保留年资的退休负债达1兆3975亿元,未来5年每年应补足金额达1468亿元,劳工选择新旧制每年提拨金额1374亿元,合计高达2842亿元,是国家预算的18%。

再依主计处细分的工业部门劳工约277万人、制造业劳工约235万人来推估,工业部门与制造业未来5年每年应补足金额分别为889亿元、743亿元,加上劳工选择新旧制每年提拨金额分别为744亿元、625亿元,合计分别高达1633亿元、1368亿元,也分别占国家预算的10%及8.6%,劳退金新制实施后,对劳力密集的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冲击最大。

这项调查是委托钜璇资产管理顾问公司进行,主要是选择400家公开发行公司为样本,再按人数、平均工资、平均年资比例调整,评估工业部门、制造业与台湾劳工,结算到去年底的退休负债及未来5年应补足的劳退金金额与应缴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