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五日全球财经要闻

标签:

【大纪元11月15日讯】

**德商安联第3季净利优于预期
欧洲保险业龙头德商安联集团公布第3季季报,第3季获利比去年减少8%,优于市场的预期,原因是旗下的德勒斯登银行的业绩获得改善,抵消了因为美国风灾,所造成保险部门巨额理赔的冲击。

**美10月零售销售增幅近期新高
美国10月零售销售成长0.2%,主要是受到汽车销售减少2.2%的影响,导致增幅缩减,不过,这个数字依然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如果不计算汽车销售衰退的部分,则美国10月零售销售增幅达到0.9%,创下5个月以来的新高,也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其中以服饰的销售增幅最高。

**福斯汽车计划两年内减少投资
欧洲汽车制造业龙头的德商福斯汽车,为了降低成本,提升获利,将原本计划2年之内,投资在汽车设计和生产的金额,删减6%,这已经是福斯汽车公司连续第2年削减投资金额,显示公司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受到相当大的竞争压力。

**美密西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上扬
美国11月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由10月的91.7,上扬到95.5,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主要是受到布希获得连任、美国股市上涨,以及10月就业数据转好等利多因素,提振了消费者的信心。

**美9月企业存货增幅今年最小
美国商务部公布9月企业存货数字,存货仅增加0.1%,创下今年以来最小的成长幅度,而且低于经济学家的预估,显示企业目前对于存货的控制和管理,保持审慎态度。

**微软和英特尔执行长本周将宣布印度扩张计划
全球软体巨擘美商微软公司执行长鲍尔默,以及全球半导体领导厂商美商英特尔执行长贝瑞特,即将在近期宣布在印度的扩张计划,因为印度软体工程师的薪资,仅有美国六分之一,为了降低研发成本,两家公司不约而同的计划在印度增聘更多的研发人员,不过,美国总统布什承诺将签署一项新的法案,阻止承包政府工作的厂商,将工作机会再一次转包到国外去,进而影响美国的就业市场。

**微软PDA作业系统出货超越Palm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嘉纳统计资料显示,第3季全球PDA的出货量超过280万台,其中搭配美商微软公司PDA作业系统的数量占48%,而采用Palm作业系统的PDA衰退到仅剩3成,这是微软的PDA作业系统的市占率第1次超越Palm。

**中国以焦炭资源换市场经济地位
根据香港文汇报报导,北京世界贸易组织事务中心副主任指出,中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案件的头号目标,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由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与美国签定双边协议,同意在十五年内,美国可以继续将中国当作非市场经济国家,所以不承认中国某些特殊行业具有市场导向的资格,这将导致中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件的调查中处在不利的地位。中国为了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打算不惜用大陆丰富的焦炭资源作为交换条件,希望换取欧盟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今年进出口额将破1兆美元
人民日报引述中国商务部的报告,今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预计将突破1兆美元大关,达到1兆1千亿美元,成长率大约30%,贸易顺差将达到100亿美元,其中以机电产品的顺差最高,占了64%。预估今年中国的出口额以及进出口总额,将提升到世界第三位,而进口金额仍然保持在世界第三位不变。

**中国人行行长称通膨是升息关键
财经杂志引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专访指出,中国的通货膨胀将在第四季缓和,但能不能持续到明年还有待观察,在决定是否再一次升息之前,必须先观察原物料的成本增加,有没有推升消费者物价上涨。周小川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第一个目标是维持人民币的稳定,而不是控制通货膨胀。中国政府预估,煤矿、汽油和电力将取代食品,成为推升通货膨胀的主要动力,而通货膨胀则是中国经济成长的隐忧。

**中国10月份零售销售增长14.2%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由于薪资的成长推高了民生消费支出,使得中国10月份的零售销售比去年同期成长14.2%%,达到近5个月以来最大的增幅。中国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升高以及纾解电力短缺,采取宏观调控抑制资本支出,但是随着薪资调涨,民生消费需求预料将更加热络,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另一项动力。

**日本10月破产件数减少17.8%
根据日本民间的信用调查机构东京商工研究发表的报告,日本在10月份,负债额度超过1000万日圆的倒闭企业案件,比去年同月减少17.8%,达到1124件,而负债总额则下降了7.8%,达到7865亿日圆。

**日DRAM大厂尔必达上市
全球第五大,也是日本唯一的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大厂尔必达公司,11月15号在日本挂牌上市。这件上市案总共募集9亿6千7百万美元的资金,成为日本今年第四大的初次公开上市案。市场投资人预期,由于尔必达的产品主要供应给消费者电子产品使用,衰退幅度较小,将有助于度过芯片价格衰退的谷底。

**利率及油价看升韩逆势二度降息
韩国央行在全球利率看升的时候,意外宣布降息的决定,外界认为可能是屈服在政治力之下,必须调降利率来刺激经济成长。不过分析师认为其实是受到三项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国际油价已经从高点下跌,其次是核心通货膨胀率只是温和上涨,最后则是近期韩元升值,导致进口价格下滑,纾缓了通货紧缩。由于韩国企业前往中国和印度设厂具有成本优势,因而不愿意在国内投资,所以降息并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但是降息将有助于降低韩国国内250万人的信用卡债务负担,持卡人一旦偿还卡债,将更有意愿用于消费支出,有助于韩国的经济成长。

**大韩航空第三季净利衰退62%
韩国最大的航空公司大韩航空表示,由于出国旅游的人数增加,以及市场对韩国半导体、行动电话等产品的需求提高而带动运输的增加,使得第三季的营业额成长了18%,但是受到油价创新高的冲击,以及连结汉城和釜山的新干线高速列车的营业竞争,第三季的净利却衰退了62%,从去年同期的2270亿韩元衰退到854亿韩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十月十二日亚洲财经要闻
十月十三日欧美亚财经要闻
十月十四日欧亚美财经要闻
10月18日全球财经要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