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千人患语意痴呆

【大纪元12月19日报导】(据明报新闻网报导)(明报记者 李思颖)香港有近千名、或有暴力倾向的“前额性语意痴呆症”患者,被误当病情较温和的阿尔兹海默氏病者处理。

香港人口老化愈趋严重,每10名长者便有1人患老人痴呆症,但有精神科医生指出,香港对老人痴呆症的检查“毫不深入”,无法准确把病人分类,误将估计为数近千人、可能出现暴力倾向的“前额性语意痴呆症”(Frontal lobe semantic dementia)患者,当作最常见且病情较温和的阿尔兹海默氏病者处理。

葵涌医院精神科及老龄精神科顾问医生余枝胜说,本港医院会为怀疑患者问症,再作记忆力测试、X光和电脑素描测试。而外国如欧美和内地则会“多做两步”,包括做成本约数千元的磁力共振和正电子放射层片检查,故可把病人仔细分类。余指出,多重测试有助医生准确掌握病人情,包括患者脑部受损部分的正确位置,故外国可找出少数的“前额性语意痴呆症”患者。

外国数字显示,在老人痴呆症人口中,有逾1%患者属“前额性语意痴呆症”,以香港有75,000名患者推算,即有近千人属这种病人﹔因前额控制情绪、性格和行为,患者性情会变得暴躁、带暴力倾向及词不达意。

余指出,香港因缺乏进一步检查,部分医生亦忽略病人词不达意的细微病征,故至目前为止,完全没发现相关个案,但余认为没可能,并相信香港这类患者只是被“隐没”于阿尔兹海默氏病的类别之中。

他说,患者会性情大变,若家人无法得知患者患上此症,双方可能出现很多误会,对家庭和病者的伤害很大﹔而医生也无法对症下药。

中文大学精神科学系教授李诚指出,性格改变非明显“病征”,且难被察觉,然而现时检查及断症“毫不深入”,未能早期介入,相信跟医管局资源不足有关﹕“医管局最后也是输家,如出了事才介入,花在治疗上的钱岂非更多﹖”

明报记者 李思颖

 

相关新闻
北市人口老化 糖尿病死亡率是民国70年的3.8倍
“健康讲座”王纪民医师讲解老年痴呆症
75安老院拟改为护理院
妈妈为即将出生的儿子做了件事 她的爸爸听说后好感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