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参与 破解地函热柱之谜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月1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台北报导〕夏威夷、意大利西西里岛和美国黄石公园,都是“位在板块内部地带”却有火山和地热迹象的代表,过去地球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些地方的岩浆活动,是从地球内部深度达两千九百公里的“地函热柱”所带上来的,但由台湾学者参与的国际合作研究却发现,西西里岛的“地函热柱”深度仅六百六十公里,而黄石公园的地热来源深度更仅一百多公里,此论文刊载于一月中出版的知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后续研究可望能让人类更了解地球内部构造之谜。

 参与此项研究的台大地质系助理教授洪淑蕙指出,受到钻探技术和经费的限制,科学界对地球深部构造的探索仅能用间接方式推测,最常用的就是类似医学脑部断层扫描的“地震波探测分析法”。

 本篇研究运用新的“香蕉理论”,分析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笔的地震波资料,总算获得重大突破。

 洪淑蕙指出,新研究证实,造成夏威夷火山岩浆活动的地函热柱,是从深度两千九百公里处所冒,但西西里岛地函热柱,是由上下地函的交界处,即深度六百六十公里处窜上来的;黄石公园地热来源太浅,根本不属于“地函热柱”区,且全球总数量,比过去“地函热柱”学说所假设的要来得多。

 此研究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莱菲拉博士(Raffaella Montelli)与其指导教授,及科罗拉多大学包德分校、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学者合作,擅长香蕉理论分析的洪淑蕙为共同作者之一。

 洪淑蕙解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递,遇温度高的地方传递速度就会减慢,对全球的地震波资料做交叉分析,即可回推地球内部有多少热柱构造。过去回推方式是用“光波理论”,将地震波视为光波,将其行经路径视为单一弧线,而地震波频率与光波相差至少一千倍,过度简化会让推测结果失真。

 洪淑蕙指出,“香蕉理论”是根据地震波本身特性所发展出来的,该理论将地震波的行经路径,从光波理论简化的单一弧线,还原为立体的“空心香蕉”,当地震波行经空心香蕉的空心地带时,讯号不会有任何的衰减,但地震波行经空心香蕉的香蕉皮地带,就会产生许多异常,而分析地震仪所记录的地震波资料时,必须将衰减和异常的部分做仔细的计算,才能描绘出更正确的地球内部构造样貌。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条状结构
神秘行星在太空出双入对 颠覆人类认识
蘑菇不仅是超级食品 研究发现还有一大好处
马斯克加入AI战局 预言人类将失去工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